•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发布厅

市政府新闻办6月28日召开新闻发布会

来源:晋中晚报时间:2023-06-30 15:26:43

六月二十八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联分别就全市水旱灾害防御情况、今年“三夏”农业生产工作和挖掘本土文化资源等方面进行新闻发布。

市水利局

严阵以待防水旱

水旱灾害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都会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进入夏季,我市主汛期临近,严防水旱灾害十分迫切。

今年1至5月,我市累计降水量177.6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97.6毫米,偏多122%。6月进入汛期以来,全市平均降雨量仅5.7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50.5毫米,偏少90%。据我市气象部门预测,2023年全市降水总量较常年偏少,汛期内降水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局部地区可能出现暴雨等天气,有可能造成局地洪涝并引发地质灾害。我市属于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总量的60%,往往一次降水的雨量就达到夏季降水总量的20%至30%,易形成局地洪水或泥石流。综合以上情况和分析,今年汛期一定要严防旱涝交替、旱涝急转等情况。

今年以来,我市水利系统锚定“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和确保城乡供水安全的总目标,扎实开展了水旱灾害防御各项工作。全面落实水旱灾害防御责任,压实水库淤地坝安全管理责任制、堤防包保责任制、山洪灾害防御责任制,细化实化责任到人,确保履职到位;扎实有效开展汛前摸排检查,组织开展了水库安全隐患大排查,在建水利工程安全度汛风险隐患排查,山洪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等专项检查;健全完善防洪工程体系,今年我市重点推进27项防洪能力提升工程建设,一旦发生大洪水,通过有计划地分洪泄洪,以局部承受损失,保住重点地区防洪安全。

当下,全市将进入主汛期,市水利局将紧盯山洪危险区和防御重点区,切实加强监测预警,落实“九个一”群测群防体系,有力有序做好防范应对工作。精准调度各水库调蓄水工程,充分发挥水库工程拦洪、调峰、错峰的关键作用,有效减轻下游河道的防洪压力。同时,结合近年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经验和教训,坚持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把提升“四预”(预报、预警、预演、预案)能力作为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做好应对工作。(闫晓媛)

市农业农村局

苦战“三夏”夺丰收

随着夏季到来,农业生产进入关键时节,抓好夏收、夏种、夏管“三夏”工作对保障粮食安全和稳住经济大盘至关重要,我市农业农村部门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总体来看,今年“三夏”农业生产形势良好,夏粮丰收在望,全市冬小麦收获面积10.06万亩(截至6月26日,收获面积7.28万亩,占比72.4%),比上年增加22.2%,是面积增加较多的一年,总产3549.7万公斤,单产352.8公斤,分别较上年增加31.5%、7.4%,面积、总产、单产“三增”。

今年夏收期间,我市加强机具保障、作业调度、跨区服务和信息共享,提高了应急抢收抢种能力,做好了粮食烘干入库准备,为全年粮食丰产丰收打赢了第一仗。6月20日起,我市10.06万亩小麦“开镰”收割,为了做好今年的小麦机收工作,我市积极安排部署,制定《晋中市关于做好2023年“三夏”小麦机收应急预案》。全市投入联合收割机360台,形成了夏收作业联合收割机3公里服务圈。

夏种是全年粮食生产的关键一环,对完成粮食播种任务具有重要意义,2023年全市夏种粮食面积5.04万亩(主要为夏玉米、大豆等),截至6月26日,已完成夏种面积2.29万亩,占比45.4%。我市预计完成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97.3万亩,大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油料目前分别已种11.96万亩、6.67万亩、2.42万亩,市农业农村局将继续深入推进“双承包工作组”督促指导,在夏种适播期内,应种尽种、种足种好,同时防止耕地撂荒,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深挖潜力,尽可能增加粮油种植面积。

夏季是秋粮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关键期,也是农业气象灾害和病虫害多发重发期。据预测,今年气候形势不容乐观,汛期降水总体偏少,出现区域性、阶段性干旱风险较高,玉米红蜘蛛、蚜虫等病虫害可能偏重发生。该局加强与气象、应急、水利等部门的沟通会商,有效防范高温、干旱、暴雨、早霜等气象灾害;对易发重大病虫害,加强监测预警,备足农药物资,大力推进统防统治、联防联控、应急防治,努力实现“虫口夺粮”“龙口夺粮”。

抓好“三夏”生产,市农业农村局将进一步细化、实化、强化工作措施,深入细致做好各项工作,切实把“三夏”生产组织好,奋力夺取全年丰收,为确保粮食安全作出晋中贡献。(闫晓媛)

市文联

深耕沃土出精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党的二十大报告针对建设文化强国作出了重要部署。我市文学艺术界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取得了显著效果。

挖掘本土资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市文联开展了晋剧(中路梆子)挖掘抢救工程,组织我市晋剧艺术家和晋剧研究工作者,对全市范围内丰厚的晋剧遗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抢救性挖掘整理,完成“晋剧之源”“晋剧之星”“晋剧之乐”“晋剧之本”四大系列16册500余万字初稿编撰;编著《祁太秧歌音乐全集》,祁太秧歌是晋中极富特色的地方剧种,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全套书籍共3册50余万字,已正式出版;编写《艺蕴春秋·书法家赵铁山、常赞春》一书,赵铁山、常赞春作为清末民国时期闻名全国的三晋文化巨子,是晋中本土人文领域的杰出代表;组织编撰了《晋中民间故事》,在1986年民间故事集成资料的基础上,对全市11个县(区、市)流传的民间故事进行了重新搜集、整理、增补、改写、筛选和编辑,现已正式出版。

关注生动实践,讴歌新时代精神气象。围绕我市发展进程中的生动实践,市文联编撰《记录小康——晋中市乡村题材纪实文学作品选》,作品共分“风雨无阻”“勠力同心”“追星赶月”“幸福花开”四个部分,以真人真事、真情实感展现了我市脱贫攻坚工作历程。同时,组织“大美平遥·百人画古城”创作采风活动,历时近半年,创作出百余幅作品。这次活动是第一次以美术作品全面系统展示平遥古城历史文化,3月和4月分别在平遥古城(国际)油画交流中心艺术馆和晋中市图书馆进行了展览,随后还将在晋中市文联公众号推出网展。

围绕重点工作,用艺术手段展现发展进程。今年,市文联将继续举办书法篆刻作品大赛、美术作品大赛、摄影作品大赛三项活动,聚焦“最美是家乡”主题,深入宣传我市各行各业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生动实践,凝聚全市人民“爱家乡、建家乡”的向心力。(闫晓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