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文化

古村·乡愁·年味

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4-02-02 08:55:30

李杰

乡愁是一份不舍的牵挂,乡愁是一份沉甸甸的情感,乡愁是那颗漂泊在外的游子心中无法磨灭的烙印。

每到年根,浓浓的乡愁就开始在我们心中发酵。千山万水,千里迢迢,我们也要从他乡奔回故乡,奔回生我养我的地方,回到家与亲人相聚,回到家过一个传统的春节。

晋中榆次后沟古村——就是这么个地方,它寄托着我们的乡愁,寄托着我们的传统,寄托着我们的根祖文化。一直关注于民间文化遗产抢救的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也说,后沟有我们的文化乡愁。2016年11月,我公司山西振鹏置业集团与晋中榆次后沟古村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接管了后沟古村。在好多场合,我提出,后沟古村对于我们的意义,已经远远不是一个项目或是一个产业,而是一个使命,一种情怀。保护它是有历史责任和文化眼光的中国人对自己的根祖文化所进行的救援,我们要做的不只是要保护好几个古建或是一个古村,而是保护我们的文化不断裂,历史和传统不丢失。我们要以不怕牺牲的精神,舍得付出的心态来完成这项使命。

后沟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留存的农耕遗蕴深深吸引了冯骥才和中国民协。2003年1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民协宣布,榆次后沟村是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唯一古村落范本。之后几年的时间,他十多次到榆次后沟亲自考察,带学者论证。他曾在国内知名刊物《收获》杂志上发表了《榆次后沟村采样考察记》,在他的宣传和呼吁下,以中央电视台为首的国内180多家媒体争相报道。偏僻的小村,一时声名鹊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啥叫乡愁?乡愁就是我们的历史与文化,就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就是古村落中的每一座古宅老院、每一驾马车牛犁、每一个磨盘灶台、每一个天地神龛、每一句乡音俚语、每一座山神小庙,每一座小桥流水、每一对窗棂剪纸、满座古院里的枣树、槐花。

世界上任何伟大的文化都源自于民间文化。2015年6月3日,中国民协发表了“后沟宣言”;2005年7月,亚洲太平洋旅游组织、中外旅游品牌推广峰会组织委员会、世界华侨华人联合总会一致推荐后沟古村为“中国最具旅游价值古村落”;2006年6月和2008年11月,山西省人民政府先后授予后沟古村“山西历史文化名村”和“山西省旅游名村”的称号。

古村落是记得住乡愁的载体,它承载着中华文化,传统文化精华,也书写着华夏文明的脉络。我公司接手后沟村以来,景区按照民宿、民艺、民乐、民俗、农博、影视研究的整体规划,对古村进行功能性完善和布展。一孔孔具有风情的民俗窑洞吸引游客流连忘返,一次次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让人获益匪浅。研学基地、名画家书法家摄影家创作基地和影视拍摄基地相继落成。文化节、锣鼓大赛的举办,农耕民俗的观众体验,都让人们领略到古村文化的精彩和乡愁的融合。

从2018年开始,我们又投资上亿元,实施了景区提档升级工程的更大动作。游客接待中心、景区宾馆、龙门河景观综合治理、龙门河沿河电瓶车旅游道路、中国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纪念馆、古村修缮全面铺开,拓展了景区的核心区域,满足了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的需求。游客突破了30万,门票收入年增长30%以上,后沟古村犹如浴火重生的凤凰,向世人尽显美丽和神奇。

古道悠悠,后沟古村从历史的隧道中走来;黄土厚厚,新颜后沟又迈着新颖的步伐,信心满满地走向未来。

这不,又要过年了。祖祖辈辈居住在黄土高原上的后沟人,又向历史供奉上虔诚,向未来祈祷着希冀。同时,又给来后沟游玩的人们准备下“中华家文化,后沟中国”为期16天(2月10日至25日)的龙年民俗盛宴:有后沟锣鼓、空中舞龙、彩灯观赏、冰上乐园、古村游龙、山西民歌、传统秧歌和唱大戏、看社火、后沟民间小吃等等。

爆竹声声除旧岁,饺子笑笑迎游客,福满后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