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百姓“饭碗”。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稳就业、保就业作为首要民生工程,不断强化园区带动就业、大力实施创业项目、提高创业就业服务质量、多渠道开辟就业岗位,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增添了底气。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引发我市各界人士热议。
话题:技能培训 夯实人才之基
太谷区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宋志冬: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这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
2018年以来,太谷区人社局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围绕太谷区经济社会发展重心,通过培育本地培训机构和引入外地优秀培训机构,针对市场紧缺工种如电子商务师、保健按摩师、养老护理员、农作物植保员等,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就业重点群体普惠制、订单式培训14910人,新增技能人才6548人,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通过太谷区人社局对接,太谷区夕阳红疗养院和山西农谷农民职业培训学校于2022年已认定为社会评价组织,可开展保健按摩师、养老护理员、农艺工、园艺工、农业技术员、农作物植保员、中药材种植员的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及发证工作,由此我区已贯通养老服务行业和高质量农业发展的技能培训、职业能力评价及证书发放一条龙服务。
新的一年,太谷区人社局将认真学习贯彻市两会精神,助力太谷区“太谷玛钢”专业小镇高质量发展,针对玛钢企业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和生产经营需要,全面实施在岗职工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并依托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和技工院校等,开展订单式培训,为玛钢企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记者 李娟)
话题:榆社古建 擦亮劳务品牌
榆社县古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任锦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壮大榆社古建等劳务品牌”,这让我们信心倍增。
榆社是古建之乡,现有大小100多支古建筑施工队伍,擅长古建筑彩绘和土木工程,驰名全国、蜚声海外。2022年,榆社县委、县政府审时
度势,立足榆社实际,以做强古建产业为切入点和突破口,通过整合古建资源,成立了榆社古建集团,让榆社古建产业走上了发展快车道。
榆社古建集团成立以来,不断健全行业资质,逐步完善文物保护修缮设计、房屋建筑施工等资质,实现设计、施工一体化。加大人才储备,每年组织职业技能培训,在榆社县职业中学开设古建专业班,并与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开展校企合作。同时,积极延伸产业链,开发文创产品,成立泥皮壁画文创工作室,并建立标准化生产工厂,对古建构件进行车间化、规模化、自动化生产,切实提升效益和质量。
下一步,榆社县将继续推动“榆社古建”产业不断向纵深发展,擦亮“榆社古建”劳务品牌,不断打造优势新兴产业,力争年内申报成功“榆社古建”省级劳务品牌,并全力推进“榆社古建彩绘”国家级非遗申报工作。同时,打造旅游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一条街,让古建产业成为带动榆社发展的又一新兴支柱产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记者 李娟)
话题:打造会址 畅通就业渠道
平遥县人社局就业培训股股长马云鹏: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打造平遥古城迎薰门就业市场永久会址”,这一举措将惠及更多平遥人民,令平遥人民备感振奋。
今年以来,平遥县人社局围绕各级党委、政府关于“稳就业、保民生”决策部署,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将稳就业、促就业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聚焦企业用工需求和重点群体就业服务保障,圆满举办“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晋中示范招聘活动”,线上线下总计达成就业意向2869人;二是全面发力,积极打出稳岗促就业政策“组合拳”,积极落实各类稳就业创业政策措施,审核推荐创业担保贷款资格申请28户,审核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78.07万元140人(次),落实求职创业补贴18万元150人,落实公岗补贴48.35万元199人,落实就业见习补贴21.23万元201人;三是做细做优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开展“党员先锋行、政策到基层”主题活动,深入企业、学校、社区,开展政策宣讲、用工需求摸排等活动,高效有序推进就业服务工作;四是悉心打造灵活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平遥县零工市场,拓宽零工人员就业渠道。
平遥县将认真贯彻落实市两会精神,继续坚持就业优先导向,持续推进“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妥善做好就业援助,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记者 闫淑娟)
话题:就业不愁 引才新政给力
到村任职大学生吕京柏:我是晋中就业政策和引才政策的受益者,现就职于榆次区长凝镇人民政府。
我的家乡在临汾市吉县,本科就读于山西大学,研究生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2021年7月毕业后,我和所有大学毕业生一样,面临就业问题。经过多方考虑后,我决定回家乡扎根。刚开始,我曾一度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焦虑。在得知榆次区要招聘一批到村任职大学生的消息后,我积极准备,并顺利通过笔试、面试等环节。2022年10月,我正式到长凝镇上班,负责卫健工作。
镇里干事创业的氛围很好,作为长凝镇南合流村的村委会主任助理,我主动和村干部联系,了解村里的基本情况。半年来,我经常利用工作之余实地走访,与村民交流沟通,力求尽快融入这个大家庭,更好地服务村民。
工作稳定后,我开始考虑买房。作为招才引智的一项举措,去年5月,晋中颁发25条楼市新政。这对像我这样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来说,真是太给力了。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突出的位置。相信在一系列招才引才政策的指引下,会有更多有想法、有能力、有干劲的优秀高校毕业生落户晋中、建设晋中、发展晋中。(记者 张莉芬)
本版策划:路丽华
本版统筹:李 娟
本版摄影:闫淑娟 马永红 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