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晚报时间:2023-09-20 08:50:29
9月18日上午10时00分,“呜——”的一声长鸣响彻城市上空。这是我市第十五次防空警报试鸣。一声声的警报声如同警世钟,提醒人们勿忘国耻、牢记历史。
为进一步增强广大市民的国防观念和人防意识,熟知防空警报信号规定,提高自救互救防护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和《山西省人民防空警报试鸣规定》(晋政办发〔2010〕70号)精神,2023年9月18日上午10时00分至10时15分,我市按照全省统一安排,进行第十五次防空警报试鸣。为组织好试鸣活动,我市人防部门提前调试警控系统、巡检警报终端、检修故障设备,高质量完成了各项准备工作。
当天的警报鸣放信号依次为预先警报(10时00分至10时03分,鸣36秒,停24秒,反复三遍为一个周期,一个周期3分钟)、空袭警报(10时06分至10时09分,鸣6秒,停6秒,反复十五遍为一个周期,一个周期3分钟)、解除警报(10时12分至10时15分,一声长鸣,连续鸣3分钟)。当天上午,市国动办(人防办)、综改区晋中开发区人防办还在市政务中心联合开展了防空警报试鸣疏散演练。
为了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学生的国防意识,当天上午,我市各中小学校分别开展升旗仪式等多项活动,铭记“九一八”。在当天上午的升旗仪式中,榆次二中组织全体师生举行默哀仪式,以悼念在九一八事变中遇难的同胞。“我提前三天就收到了我市进行防空警报试鸣的短信,今天学校还举行了相关活动,我感觉特别有意义。我们在初中学习了九一八事变的相关历史知识,之后又从书籍、影视作品中进一步了解了九一八事变的全过程。”该校学生张炜琳表示,自己要牢记历史,勿忘国耻。该校学生韩昀儒也谈了自己的想法:“只有祖国的综合国力增强了,才不会受到他国的欺凌。我要好好学习,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作贡献。”
在榆次区新建街道,防空警报声将工作人员马帅的思绪拉回到了那段战火纷飞的历史,“2023年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92周年。作为一名青年人,我从小生活在和平时代,虽没有经历过被侵略的屈辱,但却深深知道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是我们的革命先辈用血肉之躯换来的,我不能忘,更不敢忘。今天,炮火虽不在,警钟仍长鸣。防空警报声响起,是牢记饱受欺凌的屈辱历史,敲响落后挨打的历史警钟;是致敬永不屈服的民族气节,激励吾辈自强的报国斗志。重温历史,我们才明白如今的幸福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更加明白‘落后就要挨打’这一真理。只有国家强大了,人民才有安全感。青年人要为祖国勇于担当、勇于奉献。”
今年29岁的杨一帆在一家大型企业工作。他说:“历史无法重来,未来可以开创。防空警报响起,不仅仅是对先辈们的缅怀,也是对当代青年的警醒。我们要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树立振兴中华的决心;我们要有骨气、有信心,做好事、走好路,捍卫来之不易的和平。这警报声是为历史而鸣,也是为和平而响,我们作为青年力量,要牢记发展才能自强,这是我们对未来最好的担当。”
今年76岁的杨泰生热爱读书。防空警报响起时,他放下手中的书,仔细聆听。“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侵华战争的开端,也是中国人民抗战的起点,到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历经了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抗战胜利已经78年,这78年里,世界在变,历史在变,中国也在变。然而,时代变了,社会变了,中国人民遭受日本侵略的历史事实却没有变。为了让国人世代铭记,每年的9月3日,被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纪念日;每年的9月18日,我们要鸣响防空警报,让国人铭记历史,勿忘国耻,警示未来。”杨泰生说,他要警醒自己,牢记历史,警钟长鸣。
记者 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