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晋中>民生

国家安全你我共筑

来源:晋中晚报时间:2024-04-15

   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

国家安则人民安。国家安全了,人民便能享太平、多喜乐;人民安全了,国家便会永繁盛、长安定。

4月15日是第九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今年的主题是“总体国家安全观 创新引领10周年”。在4月15日到来之际,本报从总体国家安全观中撷取部分方面,展示我市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中的亮点举措,助力大安全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军事训练

国防宣教 扩面增效

国家的昌盛、民族的复兴,离不开强大的全民国防意识。近年来,我市在推进全民国防教育方面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为增强国防安全意识、厚植家国情怀贡献力量。

走进榆次区职业技术学校,浓厚的国防教育文化感染着每一名学生。作为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该校的国防教育特色鲜明、成果丰硕,先后为部队输送多名优秀士兵。

在我市,像这样的国防教育示范学校还有很多。此外,榆次二中、榆次四中等开设国防特色班,榆次区庄子乡中心小学建起国防教育展厅等,充分利用国防教育强大的综合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坚强品格、自觉行为、文明习惯和协作精神,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家国情怀。同时,我市还先后命名了一批国防教育示范企业、示范村(社区)及国防教育基地等。

“什么是国防动员?”“为什么组织警报试鸣?”去年以来,我市国防动员宣传教育持续深化创新,亮点频出,通过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网络等“五进”宣传,进一步加深人们对全民国防教育、国家安全教育工作的理解。

一直以来,市国防动员办公室十分重视国防动员宣教工作,努力做到年年全覆盖、次次有创新。去年,市国防动员办公室积极响应创建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号召,组织属地16所高校齐聚太原理工大学开展疏散演练,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在市政务中心片区,组织8个机关单位的400余名干部职工开展防空疏散演练,以点带面进行滚动推进;依托人防工程事中、事后监管办法,立足一个工地八个节点的多频次上门特点,讲知识、播短片;结合为民办实事活动,领导带头,分片下基层、进工程,现场讲解、答疑解惑;利用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国防动员(人民防空)信息,方便广大群众常点常看,拓宽宣传面。(闫淑娟)

有机旱作

种好粮食 端稳饭碗

春日晋中,田野里农民忙碌的身影勤劳而坚定。田间地头,是我们的粮仓,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更是我市“坚决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多措并举筑牢粮食安全”徐徐展开的丰收图景。

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事关千家万户。近年来,我市将粮食安全视为“头等大事”,层层压实责任,确保粮食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得到有效落实。在任务分解中,从市到县,从县到村,明确目标,责任到田,让惠农政策真正落实到田间地头,激发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在提升粮食产能方面,我市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和模式创新,积极推广高产集成技术,开展“吨粮田”示范创建行动,让每一寸土地都发挥出更大潜力。同时,持续加强防灾减灾工作,与气象部门紧密合作,提前预警、科学应对,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在备足春耕农资方面,全市各级农业部门早准备、细组织,加强农资储备,确保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充足供应;持续加强农资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的违法行为,保障农民用上放心农资;不断加强农机服务,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当前,春耕备耕工作已进入关键期,全市各级各部门抓住农时,推进春播工作,确保粮食作物应种尽种、种足种满。各级涉农部门以务实的作风、有力的措施,全力推进春耕备耕工作,不断加强田间管理,做好肥水调控和病虫害防治工作等,确保夏粮丰收。

保护耕地,稳产增产。节约粮食,是“国之大者”。我们每个人都要增强忧患意识,爱惜一粥一饭,杜绝餐饮浪费,一起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努力。(史俊杰)

网络安全 共建共护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当前,互联网已经融入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新空间。同时,网络安全也成为我国面临的最复杂、最现实、最严峻的非传统安全问题之一。

“网信部门的工作重点是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建设。”市委网信办工作人员表示,他们的日常工作,首先是推进预警通报机制建设,防范网络安全事件发生。借助中央网信办、省委网信办的网络安全监测能力,第一时间转办省委网信办网络安全事件和风险通报。依托全市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平台,对全市48家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和重点新闻网站、10家市直单位的重要信息系统进行全天候实时安全风险监测,结合智能分析和人工研判,对发现的威胁向有关单位进行精准化预警。与市数字政府服务中心联合,对接入政务外网的终端和部署在政务云上的系统进行网络安全风险监测。去年以来,市委网信办共通报各类网络安全事件69起、风险隐患75起,已全部整改。

其次是全面提升安全防护水平。2023年,市委网信办对全市44家单位的66个重要信息系统进行了全面、专业的网络安全检查,联合市公安局等开展网络安全应急演练,联合工信局组织市、县各相关单位全面梳理CentOS操作系统使用情况,开展网络和信息系统弱口令专项整治,对市级政府门户网站和面向公众服务的重要信息系统进行摸底。

第三是加强网络安全宣传教育和人才培养。协同各部门联动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活动,开展网络安全培训和专题讲座。

网络安全既关乎国家安全,也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网络安全既需要网信等相关部门的保障和建设,也需要我们每个公民提升自身防护能力,抵制网络谣言,拒绝网络暴力,共建网络文明。(张颖)

文化传承 历久弥新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安全则国家安全。一直以来,全市文旅系统干部职工始终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信念,致力于守护每一份历史记忆,做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挥文物资源在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走进寿阳县平舒乡龙门河村,仿佛穿越了时空。这是一个有着700余年历史的文化古村,现存明清风格的传统建筑及院落59处,拥有国粹瑰宝龙门古阁、四楼院、观音堂、阳坡阁、庆云阁、寿阳八景“龙门晓月”等景观。

让传统文化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保护,龙门河古村正经历着一场“重生”。连日来,工人们手持工具,小心翼翼地修缮村内的11个古院落和多处建筑,为古村注入新的生命力。

传承历史文脉,让历史文化遗产“传”下去、“活”起来、“走”出去。多年来,平遥古城保护利用研究会的成员们,突出历史原真性抓文物保护,编制古城保护与景区提升规划,分类分步推进古城内传统民居保护修缮项目及环境改善。在他们的努力下,平遥古城的风貌得以保存,历史文脉得以延续。

每年六月的第二周,平遥古城都会迎来一场盛大的古城保护宣传周活动。宣传周期间,该县将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消防安全培训、应急演练等一系列活动,充分调动古城居民和游客的参与热情,将推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融入居民生活和旅游行动中,让古城独有的历史韵味历久弥新。

(王爱媛)

 

安全宣传

社会安全 他们守护

“无论白天还是深夜,经常能看到警察、警车沿路巡逻,让人感到很温暖、很安全。”这是我市群众的切身感受。今年,我市公安机关全面部署并开展“平安晋中三号”行动,让“警情发案少、社会秩序好、基层基础牢、群众满意度高”成为平安晋中的主旋律。

“警察同志,我要报警,我家中被盗,丢失现金1.6万元。”

“我家进了小偷了,贵重物品不见了。”

……

近日,介休公安刑侦大队接到多名群众报警称,家中门锁被撬,财物被盗。

群众利益无小事,警情就是命令。接警后,介休公安立即安排各派出所和特警大队,对居民小区周边等案件易发点加大巡逻力度,并对重点路段开展动态巡逻;抽调精干力量成立专案组,开展侦破工作。

在办案过程中,民警以案发时段、区域为重点,进行走访取证;专案组迅速展开串并案侦查,查看近100个路段的监控,最终抽丝剥茧、精准研判,在一家医院的停车棚内发现多起盗窃案监控视频中出现的作案工具,从而锁定犯罪嫌疑人的身份信息,并成功将其抓获。

这是“平安晋中三号”行动开展以来,我市公安以零容忍态度聚焦民生案件,精准研判、重拳出击的缩影。

民心所向,警心所系。为护航百姓平安,我市公安系统广大民警、辅警始终奋战在一线,用忠诚守护万家团圆、用热情服务人民群众、用担当维护社会安定、用行动诠释着晋中公安的初心使命。

“‘平安晋中三号’行动以‘三项工程夯基础、四项治理保安全、五项打击护民生’为主要内容,是一项贯穿全年的重大行动。”晋中市公安局负责人表示,全市公安系统将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担当实干、久久为功,坚决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全力守护人民幸福和安宁。(李娟)

接续奋斗 赢得生态

行走在生机勃勃的晋中大地,“绿色生态”目不暇接:汾河碧波荡漾,天鹅回来了,鸟中“大熊猫”黑鹳回来了……这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美画卷,离不开晋中人为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所贡献的力量。

生态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维护生态环境安全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一脉相承。近年来,我市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确保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平稳向好。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为全力攻坚汾河水质提升,我市推动实施“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截至目前,省、市级“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总体进展顺利,制定《晋中市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对全市保留的557个入河排污口开展监测和整治。2023年,全市地表水国考断面达到或优于三类水体比例85.7%;劣五类水体比例为0,全省并列第1。

回望走过的路,才能看清走了多远、抵达何处。就在十余年前,秋冬季节,我市同北方大部分地区一样多次遭遇大范围严重雾霾,“PM2.5”成为困扰我们的一个环境指标。摄影爱好者陈全民说:“那时,镜头里的蓝天白云成了稀罕物。”

通过接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集中力量攻克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我市空气质量大幅度改善。从以往“盼蓝天”,到如今争相“拍蓝天”“晒蓝天”,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2023年,市城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62,同比改善4.1%,改善率全省第三;PM2.5浓度37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9.6%,改善率全省排名第一;优良天数比例68.8%。(张凯鹏)

策划:路丽华

统筹:闫淑娟

照片:杨洋 程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