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县区>寿阳

读后感《文化寿阳》

来源:晋中晚报时间:2024-04-22

祁寯藻故里景区

绿意浓浓的寿阳县城

本报于4月15日、17日刊登了《文化寿阳》一文后,引起热烈反响,好评如潮。众多读者感触良多,纷纷表达所思所感,本期特摘录部分文字,以飨读者。

学者文心

——《文化寿阳》读后感言

一说到山西,山西之外的人总要说到有钱豪横的煤老板,这似乎成了山西人的标签。曾经到山西旅游过的人,他们印象里是平遥古城、乔家大院、五台山,最近太原古县城又有了名气。至于寿阳这样的小县城,知其名者很少。即使知道有个寿阳县,也绝不会想到与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有关,更不会想到寿阳居然有诸多值得关注的人文景观和地域民俗。李淳先生的文章《文化寿阳》令人耳目一新,读后不但对寿阳产生旅游、考察的向往,而且对山西也刮目相看了。

这篇文章看似一般地介绍寿阳县的历史文化,但文中或隐或显的学术思想内涵颇值得玩味。作者的立足点已经不局限于向读者介绍寿阳的文化和历史,其深层主题指向了人文关怀和历史理性。

《文化寿阳》一文用大量笔墨撰写了祁韵士、祁寯藻、祁宿藻等祁氏家族成员在清廷官场上的辉煌和重要地位,从中读出了书生的价值观、清廉的价值论和悲悯众生的人文情怀,令读者对祁氏一族在政治上的起伏跌宕生发着理解和同情。

这篇文章的知识含量足可引发不同学科的学者召开清史人物、古建筑、山西民居、傩文化、长寿与饮食等学术领域研讨会的学术冲动。这不仅是因为文章介绍了相关的内容,同时也是因为作者在文章中体现出的学术视角和专业语言。当述及福田寺等古建筑的木架构造时,作者使用了《营造法式》的古建筑专业语言来表达,不懂中国古建筑就写不出这样的文字。读了那段文字,我马上在想这是难得的宋元建筑遗存,很值得前去考察一番。从文章中不难看出,作者在写作之前翻阅了大量文献资料,是在完全掌握、理解与寿阳相关的古代文献基础上随心而就的文章。

文中所述的南东村,一个村子就有9处古代庙宇,还有90多处清代民居院落,另外还有一批闻所未闻的“地窖院”,都召唤着我们这些读书人前去做一次田野调查。我到过很多地方考察,多少县市偶有几座清代建筑就觉得弥足珍贵了,但是山西一个村子就有这么多古代文化遗存,真是不可思议。读到这里我想说一句,“不到山西真不知道自己的文化见识有多薄。”

读到寿阳油柿子一节时已是夜半,出于好奇,我上网查阅这油柿子是什么东西,是类似于陕西人把柿子和面用油炸了?还是特别的柿子品种?查阅后才了解,原来是一种从来没有见过的形状类似柿子的民间点心——寿星食品,于是顿生馋意,腹中颇有饥饿感。

至于这篇文章思维之敏捷、逻辑之严谨、文辞之朴实而隽秀,绝非一般年轻作者靠炫词能力就可以完成的。我认为,能沉下心的人文学者不妨一读此文,或许能引发出不同学科有价值的学术命题。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黑特

李淳先生撰写的《文化寿阳》,领导干部或一般读者都应认真一阅。我读后自觉受益匪浅。李淳是官员型学者,同时也是学者型官员。他的《文化寿阳》,让我们看到作为曾任职研究室主任的李淳有何等丰富的学识,多么深刻的思想,严谨朴实的文风,特别是他对寿阳文化的真知灼见。李淳著书撰文有自己的独特风格,他不事空谈,而是用翔实的数字和雄辩的事实说话,分析问题层层深入,逻辑性强,故能以理服人。他有多部专著问世,有许多专业文论,都是紧扣时代脉搏,体现中央精神,回应百姓提问,解决实际问题,他是一位站在潮头高歌大江东去的知名作家。致敬!

——《河北日报》评论部原主任,评论家、杂文家王长宗

虽然我是山西人,但从没去过寿阳,对这座小城可谓是一无所知。然而近来看过李淳先生写的《文化寿阳》一文后,却让我大开眼界,没想到寿阳竟然有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文章总结出的寿阳九种文化中,最令人感动也是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寿阳的红色革命文化”。尹灵芝大义凛然的革命气节,视死如归的崇高献身精神让我动容。我不禁感慨,这样的刘胡兰式的女英雄实在是最应该被写入中小学教材的。不难想象,今后只要是提起寿阳这个地方,我的第一反应必定是尹灵芝的光辉形象。顺便说一句,文章的作者李淳先生是我读高中时的老班长,是我六十多年来的良师益友。这些年来,老班长始终为弘扬中华民族的国学文化勤于思考,笔耕不辍。每逢他有新作,总是第一时间就发给我和同学们“尝鲜”,借此机会深表谢意!

——北京石油机械厂(现为中石油北京石油机械有限公司)原厂长李义

拜读李淳先生撰写的《文化寿阳》后,受教良多。我虽然是盂县人,但是我的家乡与寿阳北部毗邻,我小时候听父亲他们常说到寿阳县宗艾镇赶集等事,印象很深。

清朝三代帝师祁寯藻,廉洁奉公,关爱百姓,他与当时供职朝廷任尚书的田嵩年(盂县人)情同手足,互相砥砺帮助,至今数百年功名与上好政声久传不息。

1947年牺牲的共产党员尹灵芝与刘胡兰烈士是巾帼英雄双杰。寿阳县还有一位老革命家张磐石同志,曾任中宣部副部长、人民日报社负责人,他与著名文学家、作家高长虹(盂县人)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相互扶持的事迹蜚声京华。

近几十年来,寿阳县也是人才辈出,如教育部原副部长张天保,山西省多位厅长如张明亮、杜学文(二人是著名文学家、作家)和孙连珠、陈俊生,部队还有不少将校军官。 感谢李淳先生耄耋之年还能深入基层调研考察,撰写了许多好文章和珍贵的文献!

——邓小平理论研究会副会长杨春长

我原来对寿阳的文化知之甚少,读了《文化寿阳》才知道寿阳的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这些文化包括廉政廉洁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根祖文化、长寿文化、饮食文化、寺庙文化、传统村落文化、山川形胜文化、农耕文化等。

其中,寿阳的红色革命文化尤为感人至深,有名的革命烈士就有1327名。他们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不怕牺牲、浴血奋战、前赴后继、勇往直前,为革命献出宝贵生命,为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成为最可爱的人。刘胡兰式的女英雄尹灵芝就是寿阳人。她是寿阳的骄傲和自豪!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毛泽东《七律·到韶山》)。”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是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是他们用鲜血染红了遍地桃花。

总之,《文化寿阳》这篇佳作感染力很强,有很深的教育意义,非常值得品读学习。

——山西省广播电视台理论部原主任李凤鸾

阅读了《文化寿阳》一文后,足见作者李淳先生学识渊博,思想深邃。我对李淳先生早有关注,他既有远见卓识,又文笔甚佳,起草了大量重要文稿。数十篇调研报告和政策建议曾引起中央领导重视。他对山西地方文化情深意笃。退休后曾下极大功夫挖掘和阐释他的家乡代县的人文历史,几本大著影响深远。现在他又对寿阳的历史文化深入调研,分析整理,写出既有历史意义又有现实价值的文章。

五千年文明看山西。山西各地都有厚重而丰富的文化蕴藏。知古可以鉴今。花大功夫去挖掘和整理这些历史文化资料,让当代人特别是青少年,既知国史,也了解地方的人文历史,知道自己的祖先和前辈经历了哪些苦难、创造了什么样的文化和文明,这对于激发他们的民族自信心,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无愧于古人,更无愧于当今时代,具有重大意义。过去我们倡导各县编写乡土教材,实际做的不多。希望李淳先生能影响和带动更多的有心人,为这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作出更多的贡献。

——教育部原副总督学郭振有

李淳先生的《文化寿阳》内容丰富,非常震撼!读完后,令人眼界大开。

寿阳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它是北方地区少有的历史文化名县、名城。

寿阳因县城在寿水之阳而得名。寿者长寿也。寿水也叫白马河。阳者,有阳光、朝阳、光明等多重含义。

寿阳的文化有多么厚重,李淳在文章中都讲到了,包括廉政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根祖文化、饮食文化、山川行胜文化、农耕村落文化等等。尤其是寿阳不仅是中国的长寿之乡,而且是中华诗词的故乡,在山西非常有名。

寿阳还是个旅游胜地。我希望有生之年,能到寿阳去旅游一趟。

另外,他的《李淳自选集》四卷,我粗略看了,虽然只是他出版书籍的一小部分,但内容浩如烟海,实属鸿篇巨制之作。文章内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尤其对农村现状调查及对策、贫富差距等问题,都有论述,且充满了忧国忧民,为人民鼓与呼的情怀。

——于庆田

读《文化寿阳》有感

年高手不懒,文魁意难平。寿阳人杰众,祁门风骚领。尹家灵芝女,壮烈中华雄。挥毫拍案绝,代州有李淳。

——闫树娟

榜样年长不休笔,功夫终见真。文化秘书长,守正到如今!

——运城市委政策研究室原主任樊朝阳

《文化寿阳》一文,文笔老道、结构严密,辞藻考究、史料翔实,学习了数遍仍觉意蕴绵长。

这篇长文被“学习强国”等平台转载后,好评如潮。写寿阳、话寿阳,文章对寿阳的研究和认识超过了不少寿阳当地的社会贤达。文章纵横古今,海纳俗雅,不仅是一篇寿阳的当代方志录,也是县域研究、地方研究的绝佳范本。

——魏帅

读完《文化寿阳》一文后,我感触良深。我们这个家族在寿阳生活了至少500年,祖辈也出过一些小人物,但读过此文才知自己身为寿阳人对寿阳知道的太少了!

——寿阳县财政局干部魏曰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