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晚报时间:2024-05-17
一株小草改变世界、一枚银针联通中西、一缕药香跨越古今……发祥于中华大地的中医药,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连日来,晋中市博士大讲堂邀请山西中医药大学、山西药科职业学院的博士们走进我市各医院开展专题讲座,为我市中医药传承发展助力。
“为什么讲针?为什么讲黄帝内针?我能学到什么?”近日,在晋中市中医院会议室内,一场以《黄帝内针助力健康养生》的讲座吸引了100余名医护人员的目光,山西中医药大学博士刘炜作为主讲人,用生动的案例和深入浅出的讲解,倡导“人人知医 天下少病”的理念。
针灸作为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讲座中,刘炜详细阐述了黄帝内针的由来。他提到,黄帝内针起源于《黄帝内经》,注重人体内部气血的调节和平衡,遵守“左病右治右病左治”的治疗原则,先辨六经再辨三焦,同气相求异气相感,达到阴阳自和而自愈的目的。
黄帝内针具有简易、安全、效果显著、适应症广等特点。刘炜表示:“黄帝内针治疗技术恰当匹配《健康中国行动》提出的‘关口前移、有效干预、使群众不病少病、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健康寿命、低成本高绩效’的先进理念,具有中医学术‘简便廉验’特点,学用简便易于推广,可发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在晋中市中医院会议室,山西中医药大学博士曹卓青带来一场以《艾灸在生活中的应用》为题的中医讲座。曹卓青以其深厚的中医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详细讲解了艾灸的奥秘。
讲座中,曹卓青介绍了艾灸的特性和功效。她强调,艾灸的神奇之处在于其能够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行气活血、消瘀散结,对于多种疾病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为了让听众更加深入地了解艾灸的施灸手法和注意事项,曹卓青讲解了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等施灸技巧。此次讲座不仅让听众了解了艾灸的奥秘和实用价值,也激发了大家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同时,山西药科职业学院副教授安光亮走进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科研楼会议室,为该院医护人员带来了一场《传统体育与养生》讲座。
讲座伊始,安光亮以“放下手机,走向运动”为主题,深入剖析了现代人颈椎不适的根源。他通过生动的案例和细致的解析,让在场人员了解到颈椎疲劳的成因,并讲解了四种有效的颈椎拉伸方法,包括斜方肌、胸锁乳突肌、斜角肌、肩胛提肌的拉伸技巧。为了让大家更好地进入状态,他还特别准备了健身气功脊椎平衡方的准备活动。
在介绍八段锦的起源、发展及文化传承时,安光亮运用中医药基础理论中的藏象学说、经络学说、五行学说等知识,为大家深入剖析八段锦锻炼的八个基本动作。他还亲自进行了全套功法演练,动作流畅、气韵生动,赢得了在场人员的阵阵掌声。
在医疗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药物剂型的研究与发展成为医学领域的一大热点。近日,山西药科职业学院副教授杜月莲走进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以《片剂常见的类型分析》为题,为医护人员带来了一场关于片剂知识的精彩讲座。
片剂作为药物的一种常见剂型,因其稳定性好、储存携带方便、品种类型多等特点而备受青睐。杜月莲表示,相较于其他药物剂型,片剂不易发生霉变、化学反应和结块等现象,从而保证了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为了让听众更加直观地了解片剂的类型,杜月莲结合丰富的案例和图片,生动展示了普通片、肠溶片、缓释片、控释片等多种片剂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记者 武玲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