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晚报时间:2025-04-28
藜麦研究院
民以食为天,食以种为先。“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项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奇迹。”晋中国家农高区,是全国首批、山西省唯一的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这里,正在以一粒粒种子为起点,诠释新时代杂粮产业发展的无限可能。
种子是粮食的“芯片”。山西是著名的“小杂粮王国”,杂粮种质资源突破4万份。尤其是两年前被送上太空的种子,更是备受关注。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搭载实验项目中,由晋中国家农高区、太谷区推荐的8大类9个品种种子成为实验材料,随航天员进入空间站。这批经过空间诱变搭载实验的种子,包括晋谷21、高粱晋糯3号、藜麦稼祺505、绿豆并绿2号等杂粮种子,已于2024年5月在晋中国家农高区、航天育种试验田进行了试种,长势良好。该项目负责人表示,这批航天种子有望培育出性状优良、遗传稳定、品质优良的航天新品种。
山西的谷子以品质优良闻名全国。然而,过去种植的品种大多为中晚熟常规品种,6月初必须完成播种,而此时地里的小麦还未收割完,往往种了小麦就不能种谷子,想种谷子就不能种小麦,导致播种出现“一茬有余,两茬不足”的情形。为了攻克这一难题,晋中国家农高区和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合作开展了“晋中麦谷一年两作高产高效关键技术研发”项目。项目团队围绕“早熟、优质、高产杂交谷品种选育”方向,借助全基因组选择等前沿分子育种技术,先后培育出晋杂金苗58号、晋杂金苗158号以及晋杂谷1号、晋杂谷2号等多份优异苗头组合。这些新品种生长周期较传统品种缩短了一个多月,使得谷子收获后能及时播种小麦,实现了麦谷轮作。
麦谷接力,使我们真正种出了“吨粮田”,提升现代谷子种业和产业技术引领力。而“鑫盛谷8号”的选育完成,则标志着晋中国家农高区谷子研究所育种工作步入分子育种和传统育种方法相互结合的新阶段。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郭杰介绍:“‘鑫盛谷8号’可使春谷区品种株高降低30至50厘米。抗倒性明显提高,穗颈缩短,机收掉穗率减少48%至82%,收获总损失率减少61%至66%。”“鑫盛谷8号”是科研人员历时近5年,通过品种选育常规育种手段与全基因组选择第三代分子育种技术相结合选育完成。
晋中国家农高区不仅建成了全国最全的谷子基因库,这里还有全球最大的藜麦种子基因库。藜麦具备优质完全蛋白、高膳食纤维、富含矿物质营养、低升糖和不含麸质等营养特性,逐渐成为新一代“超级谷物”“素食之王”。2019年,山西稼祺种业有限公司入驻晋中国家农高区,依托这一平台,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成立了藜麦研究院,建成了藜麦基因库。在漫长的科研试验中,稼祺藜麦研究院通过产学研相结合,加快良种育种联合攻关,把晋中国家农高区建成国内最大的藜麦专业基因库,将藜麦“种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每一份优良品种的诞生,都离不开科研人员的精心选配、杂交组合以及长期的筛选和培育。晋中国家农高区正立足优势,以“特”“优”农业为导向、以创新育种为牵引,打造种业资源宝库,推动我省杂粮种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记者 张颖
图/记者 程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