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5-07-07
一段时间以来,我市各地各部门聚焦主题、注重实效,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奔着问题去、带着问题学、对着问题改。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加强调查研究,围绕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和基层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把好传统带进新征程,将好作风弘扬在新时代,以作风建设新成效为我市在全省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提供有力支撑。
不断深化对作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
作风反映的是形象和素质,体现的是党性,起决定作用的也是党性。我市各地各部门以学习教育为契机,引导党员干部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党性滋养,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平遥县段村镇党委依托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聚焦树立正确政绩观、深化作风建设等核心内容,将理论学习与分管领域工作深度融合,开展专题研讨,以学促干、以干践行。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市财政局突出抓好年轻干部这一重点群体,推动年轻干部涵养清廉之风、勇担时代之责,扣好廉洁从政“第一粒扣子”,牢记“有岗必有责、有职必尽责”,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机关氛围,让年轻干部在实践中增强本领、锤炼作风、增长才干。
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
解决作风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久久为功、常抓不懈。我市各地各部门坚持学查改一体推进,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对照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以严的标准、严的要求检身正己,动真碰硬、真查实改,推动党的作风持续向好,以作风建设新成效不断赢得人民群众信任拥护。
市委巡察办聚焦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督促市委各巡察组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采取有力措施,加强边巡边改、立行立改,推动祁县峪口乡拖欠的占地补偿款足额发放到位。下一步,市委巡察办将充分发挥巡察联系群众的纽带作用,建立长效机制,用心用力为群众解决好身边的急难愁盼,以实际行动推动问题真改实改,为群众排忧解难。
太谷区通过现场化推进、联动化治理、法治化保障、长效化运行“四化联动”解纷行动,变“被动接访”为“主动破冰”,变“单兵作战”为“立体协同”,变“短期解决”为“长效治理”,推动矛盾纠纷从源头化解。
让群众感受到转作风树新风带来的新气象新变化
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我市各地各部门把开展学习教育同完成本地本部门本单位重点工作结合起来,使学习教育每项措施都成为促进中心工作的有效举措。党员干部深入调查研究,真诚倾听群众诉求、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真正把群众面临的问题发现出来、把群众的意见反映上来、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市民政局党组聚焦困难群众急难愁盼,将社会救助标准再次提高,成为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办实事的生动实践。该局遵循科学、合理、公开、共享的原则,坚持科学测算、量力而行,强化“救助对象有进有出、补助水平有升有降”的动态管理机制,指导各县(区、市)民政局依据新标准全面对低收入群体进行走访核查,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对象纳入保障范围,不断提高救助政策覆盖面。此次提标惠及困难群众8万余人,有力保障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传递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集贸市场是民生关切焦点,为整顿和规范电子秤缺斤短两问题,市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对市内大型农贸市场商户电子计价秤实施免费计量检定,守护群众“菜篮子”公平。针对市场商户分布广、电子秤品牌型号繁杂的难点,该中心科学分配资源,对交易频繁的重点区域优先制定检定计划,组织宣传人员与技术人员,用标准砝码逐台检定,保障市场合格计价秤使用率达到100%。下一步,中心将持续深化计量惠民行动,扩大免费检测覆盖范围,推动“阳光计量”进社区、商超、市场,让精准计量服务覆盖更多民生场景,筑牢公平交易防线。
记者 雷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