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晚报时间:2025-07-14
江丽霞
在晋中市左权县的青山绿水间,一项传承百年的非遗艺术——左权小花戏,正以崭新的姿态焕发生机。而赋予它时代活力的,是一位扎根基层的“多面手”:她是一名舞蹈教师,是左权小花戏非遗传承人,是社会体育指导员,也是晋中市“同心圆”宣讲团宣讲员。她,就是江丽霞。
艺教融合育新蕊 非遗薪火满庭芳
“非遗传承要从娃娃抓起”,这是江丽霞常挂在嘴边的话。作为左权县职业中学的舞蹈教师,她深知校园是文化传承的沃土。为此,她创新教学模式,将左权小花戏的“扇花步”“扭腰摆胯”等经典动作融入舞蹈专业课程,并拓展至导游、播音主持等专业的教学中。在她的课堂上,学生们不仅学习舞蹈技巧,更通过小花戏了解左权的人文历史。导游专业的学生在技能比赛中,以小花戏作为才艺展示,灵动的身姿、优美的舞步,一次次征服评委,捧回荣誉,让小花戏在竞技舞台上大放异彩,也让非遗传承在校园中生根发芽,小花戏成为左权县职业中学的“文化名片”。
健舞翩跹焕古韵 花戏创新惠城乡
“要让非遗‘活’起来,必须走进百姓生活。”作为晋中市“同心圆”宣讲团宣讲员,江丽霞在左权县体育局、县老年体协的支持指导下,开创性地将小花戏与全民健身相结合。“传统小花戏节奏快、动作难,老年人学起来吃力。”她走访多个村镇调研后,创编出《摘花椒》《放风筝》《洗衣裳》《感谢共产党》《太行颂歌》等多套健身花戏套路。其中,《摘花椒》以轻快的节奏、简易的动作风靡全省,成为大众健身的新宠。仅2023年就带动1万余人参与。在基层宣讲工作中,她则将党的政策编成花戏唱词。党的二十大召开后,她创作的花戏操,用“扇花翻飞颂党恩,舞步铿锵话振兴”的表演形式,在全县巡演50余场,让政策宣讲“跳”进群众心坎里。
文化赋能兴产业 同心谱写富民曲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江丽霞积极响应号召,走进乡村、社区、企业,开展文艺宣讲,辐射5000余人(次)。乡村妇女们在学习小花戏的过程中,不仅收获了健康,更找到了文化自信。跟江丽霞学会小花戏的大姐说,“跳小花戏,可比止痛药管用”,道出了大家对小花戏的热爱。她传授的不仅是艺术技能,更为学员们打开了就业的新方向,还有大姐说:“以前靠种地为生,现在我们参加演出活动每场能赚150元呢。”这为左权县的经济发展增添了活力。她还将小花戏变成政策“翻译官”,在推广乡村振兴促进法的过程中,编排《法治花戏》,用“三步一颠”的舞步演绎法律条文,让群众看得懂、记得住。
从校园到广场,从舞台到田埂,江丽霞的脚步从未停歇。多年来,她累计开展各类宣讲300余场(次),创编作品30余部,“小花戏是根,群众是土,只有根深土沃,非遗之树才能长青。”她就像一束光,照亮了非遗传承与发展之路,以非遗之花,谱写着同心共筑乡村振兴的美好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