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天下>山西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山西武乡:红色遗迹成文旅新地标

来源:光明日报时间:2025-07-26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光明日报记者 李建斌 杨珏

“我叫武乡,一身红装!”响亮的口号声回荡山间,让人热血沸腾。仲夏清晨的太行山间,丝丝微风令人感到神清气爽,位于山西省武乡县红星杨公园的“重走太行英雄路”沉浸式研学体验活动集结点一片火热,200多名从全国各地集结来的中小学生共同吼出这句响亮的口号。

“这里每一棵树都是活的纪念碑。”在红星杨公园,讲解员指着面前的第二代红星杨,给同学们讲起朱德总司令的往事,“1940年,朱德在指挥作战间隙带领军民植树造林,亲手栽种一棵白杨树,并将帽徽上的红星埋入杨树苗根下。几年后,人们发现这棵树的树枝截面竟显露出形似五角星的纹路。如今,第三代红星杨已亭亭如盖。”

“发展红色旅游不是让游客走马观花看热闹,而是要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用动人故事引起情感共鸣,让红色精神浸润人心,坚定理想信念。”该活动总策划武锋斌说,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是革命精神的载体,红色文化研学就是要深挖细节,让青少年触摸有温度的历史。

作为抗战时期八路军总部、中共中央北方局等长期驻扎地,武乡县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被誉为“没有围墙的抗战历史博物馆”。近年来,武乡县努力将红色资源转化为可触摸、可共情的立体式体验,让参与者用脚步丈量土地,感受太行精神的时代脉动。

同时,武乡县还将乡村红色旅游作为文旅发展引擎,创新发展“乡村旅游+红色研学”“乡村旅游+民俗文化”“乡村旅游+现代农业”等新业态,打造32个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村,逐步走出一条乡村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特色之路,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吃上“旅游饭”,真正让旅游“软黄金”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

“过去,我们这个位于太行山深处的小山村,哪里能想到现在每年能吸引近10万人次来观光!”下北漳村党支部书记李志亮感慨地说,依托县里构建“一线三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体系,下北漳村实现“华丽转身”。

“高焕莲将最后一滴乳汁留给了八路军将士的后代。”“八路军的孩子们要常回太行山来,看看咱们的奶娘。”下北漳村推出的原创实景剧《四年》,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催人泪下,生动再现了生死与共的人间大爱,观众沉浸在穿越时空的细节里,心灵深处的感动震撼与先辈们的英雄壮举在这里邂逅碰撞。

“以科技赋能,让红色文化活起来是我们近年来的有益探索。”武乡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弓俊艳介绍,武乡县还在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八路军总部砖壁旧址等20多处革命纪念馆、革命遗址设置了数字互动体验区,进一步提升游客体验,全面深化红色旅游融合发展,推动红色文化传承与创新。

  《光明日报》(2025年07月26日 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