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5-07-28
在祁县城区古城社区,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日常动作 —— 拉窗帘,如今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成为守护独居老人安全与健康的“信号”。
近日,古城社区启动 “博爱在晋·窗帘行动”,以 “党组织牵头、志愿者参与、多方联动” 的模式,为独居老人编织起一张 “看不见的安全网”,让古城的街巷间涌动着浓浓的暖意。
7月18日清晨8时,朝霞映红了天边,由古城管家、古城网格员组成的“救”在身边志愿者队伍,已经穿梭在古城社区的大街小巷。他们按照 “分片包联” 机制,逐一查看独居老人家中的窗帘是否按时拉开。窗帘若被拉开,表明老人安全,志愿者便放心离开;如果没有被拉开,志愿者们就会立即前往老人家中查看,防止意外发生。
在84岁的胡寿芳老人家中,志愿者一进门,第一件事就是拉开窗帘。志愿者穆瑞东解释道:“先拉开窗帘,其他人就能及时了解老人的最新情况,也就不用时刻惦记着这边了。” 这小小的窗帘,如同一个无声的报平安“信号”,让社区对老人们的状况了如指掌。
胡寿芳对此深有感触,她笑着说:“拉开窗帘报平安,是约定,更是志愿者对我的守护,有他们在,我心里特别安心。”
“窗帘行动”的温暖,远不止安全预警,更延伸到对老人的健康守护。社区党组织联合家庭医生定期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血压测量、用药指导等服务。在开展这项行动前,社区网格员通过入户走访和细致调查,精准统计出 70 岁以上、连续两年(含)以上空巢或独居,以及身患病残且监护人有帮扶需求的老人,并为他们建立了一户一档。截至目前,已为 20 名老人建立了专属健康档案。
在李效栋老人家中,家庭医生一边测量血压一边耐心询问用药情况,临走时还不忘给老人药箱里补充常用药品。他感动地说:“社区对我们老人特别关心,尤其是家庭医生,经常嘘寒问暖、上门服务,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
应急救护技能是守护生命的重要防线,在日常生活中,一次及时有效的施救往往能逆转意外的结局。据了解,“窗帘行动”启动前,社区专门邀请红十字培训老师做了为期两天的专项救护培训。大家集中学习心肺复苏、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原理、气道异物梗阻的应急处理方法、创伤救护实操等实用技能,从而更好地为需要帮助的人服务。
考虑到老人的应急需求,社区还统一制作了 “帮帮卡”,上面印有网格员、志愿者、医生、警察的 24 小时联系电话。在发放过程中,党员干部逐户上门,手把手地教老人们使用,确保他们在遇到困难时能第一时间获得帮助。老人王桂香满意地说:“社区给我们发了这张卡,遇到啥困难都挺方便的。比如下水堵了、停电了,打相关负责人的电话就行;身体不舒服时,给医生打电话也很方便,真是太贴心了。”
中午11时,检查完所有老人情况后,古城社区党支部书记、网格员、志愿者代表集中在社区召开 “窗帘行动” 碰头会,对身体欠佳的老人们制定重点帮扶方案,确保每一位老人都能得到精准的关怀。
古城社区党委书记郭凤玲表示:“‘窗帘行动’落地古城,不仅保障了老人安全,更让邻里间多了份牵挂。看着大家互相关心,社区越来越有温度,这正是我们追求的和谐美好景象。未来,我们将在党建引领下,用点滴行动汇聚成暖流,让古城始终充满爱与温暖。”
从窗帘之约到民心之约,“拉窗帘”这个简单动作,正在演变为社区治理的创新样本。通过党建引领、多方协同,祁县古城社区正探索出一条“小事不出网格、急事快速响应、难事联动解决”的适老化服务路径。正如晨光中缓缓拉开的窗帘,这场温暖的行动不仅照亮了独居老人的生活,更映照出基层治理的温度与智慧。
本报记者 张文彦
通讯员 颉慧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