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5-07-31
“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近年来,晋中职业技术学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将劳育贯穿学生教育始终,以“五育并举”为导向,构建起全员参与、全面融合、全程贯通的劳动育人格局。
顶层设计绘就蓝图
学院党委将劳动教育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成立由党委书记、院长担任双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学生处组织实施,制定出台《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形成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涵盖日常生活、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专业特色劳动四大板块,配套多个特色实践项目的“1+4+N”实施体系,确保育人效果落地见效。
目前,劳动教育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大一学生需完成16课时理论课程和48课时实践训练,形成“理论学习、知行合一、全程贯通、成果分享”的完整链条,劳动学分也成为每个学生的成长通行证。
“五育融合”交响共振
今年5月,学生王磊和同学们一起忙着为校园角落“美颜”,原本残缺破损的角落经过一番合作劳动后焕然一新。“‘校园微景观’项目的劳动实践,不仅让我们用到了课堂中学的修剪技巧,也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工匠精神。”王磊说道。
晋中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劳育+”融合路径,让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贯通,实现了“劳育+”模式的纵深发展:“劳育+德育”即通过“三级督导”志愿服务机制,培育学生责任感与奉献精神;“劳育+智育”即依托专业实训课程,提升面包制作、药膳加工等实践技能;“劳育+体育”即结合环境整治、体力劳动等环节,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劳育+美育”即开设插花艺术、景观设计等课程,涵养学生审美素养。这种全员参与、全面融合、全程贯通的劳动育人格局,逐步使劳动成为学生成长的“必修课”和“加分项”,打造出“五育并举”的特色品牌。
专业赋能百花齐放
在劳动实践过程中,各系部结合专业特色,推出多个富有职教特色的劳动实践项目,各系专业特色在劳动实践中绽放异彩。
生物工程系推出“舌尖上的中医药”,用茯苓、枸杞制作出兼具药理功效与美味的糕点;还设计了“粮食的一生”主题实践活动,通过面包制作等具体操作,帮助学生树立珍惜粮食的节约意识。车辆工程系打造校园车辆义务检测与维护、校园电动通勤工具维护、新能源车使用科普宣传实践项目,用技能反哺校园。电子信息系开展“宿舍空间优化与收纳艺术”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将设计理论应用于最贴近生活的宿舍空间中……各系专业特色在劳动实践中绽放异彩、寓教于学。
多元评价激发活力
为了使劳动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综合化,晋中职业技术学院建立起“学院、系部、辅导员、学生”四个维度的多元评价机制。学院每学期进行一次“劳动示范系部”荣誉评选;各系部每月进行一次“劳动示范专业”荣誉表彰;辅导员们每周进行一次“最美劳动者”称号评比;学生每日记录《个人劳动实践日志》,并进行自评与互评,将评价结果作为参评“最美劳动者”的重要依据,推动形成了全员参与、全面融合、全程贯通的良好劳动氛围。
记者 李雨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