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文化

寄情“八一”不忘初心

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5-08-07

宋明珠

昔阳,这是一片红色的土地。那些彪炳史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朱德、彭德怀、任弼时、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等,在抗日战争的关键时刻,东渡黄河、转战太行,在昔阳的沾岭山上,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留下了一串串光辉的足迹。今天仍然是我们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不可多得的生动教材和当代青少年的红色教育基地。

昔阳,这是一片英雄的土地。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有多少英雄儿女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的交响,写下了慷慨悲歌的英雄史诗。而今,“居仁村”“之实村”“三烈村”(为纪念革命烈士王居仁、李之实、路世享、陈殿辅、闫凝义等革命烈士而改的村名)等,蕴含着感人心扉、催人泪下的英雄故事。

昔阳,这是一片光荣的土地。抗日战争时期,这片土地曾经历过黄岩底布袋战、广阳伏击战、卷峪沟阻击战、昔阳县城包围战等战火的洗礼,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这些辉煌篇章将永远载入中国革命的光荣史册。

昔阳,这也是一片经历过苦难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流淌过被“三座大山”压迫和日本鬼子蹂躏的血泪,日寇侵华曾在这片土地上制造过30多起惨案,给昔阳人民造成难以名状的心灵创伤。

因此,当民族解放、民主自由之花在这片土地上盛开的时候,昔阳人民对共产党、对八路军、对人民解放军,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

在昔阳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昔阳人民以质朴的情感,丰富着民间崇拜与信仰的方式——对天体的崇拜,对万物的崇拜,对人自身的崇拜等。但是,翻身解放以后的昔阳人民对共产党最信仰,对人民解放军最崇拜。他们渴望用一种最能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方式,来表达对共产党、解放军的热爱。

昔阳县解放以后,县城周边12个行政村商定,整合县城附近的关公庙、龙王庙、大王庙、三皇庙等,组织一个“八一”庙会,隆重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建军节。当时,庙会会址就选在慈云寺前(原昔阳中学校门前)的广场上,后因慈云寺改建为昔阳中学,“八一”庙会的主办地便移至新市场(后更名为“七一”广场,即现在的纪委监委大楼前广场)。

1945年,原城关信用联社主任、老共产党员王守仁随昔东抗日县政府(皋落)返回县城,协助新政府组建昔阳县商联会,农村信用社成立后初任城关信用联社信贷员,他利用走村串户、人脉广泛的优势,为“八一”庙会筹款、筹物,成为庙会的实际组织者和召集人。“八一”庙会少则3天,多则5天。起先庙会主要内容以庆祝“八一”建军节为主,举行文艺游行,表演文艺节目,专业剧团公演。除城关附近的12个村参与外,还要聘请其他乡村的社火、武术、民间歌舞爱好者参加。随着历史的进程,后来“八一”庙会由单纯的纪念活动,逐步发展成为民间物资交流和文化交流的盛会,集纪念庆典、文艺汇演、文艺游行、专业剧团公演、物资交流为一体。

在昔阳这片土地上,“八一”庙会已经成为延续至今的盛大节日,在此期间,党委、政府以多种形式慰问军烈属,慰问驻昔军人、军队;昔阳县人武部组织民兵开展拉练、打靶;学校、社团组织青年、学生到烈士陵园瞻仰、宣誓、座谈等。昔阳革命老区人民以“八一”庙会为媒介,开展各种纪念活动,传承着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1999年以来,昔阳县曾多次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双拥模范县”。“八一”庙会的延续,让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建军节这个光辉的节日,深深地印在昔阳人民心中,激励一代代昔阳人在每一个历史阶段都不忘初心,接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