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晋中>文旅

科技赋能文化 创新引领未来

——从第七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看晋中文化产业新发展

来源:晋中晚报时间:2025-08-27

60余家企业、400余件展品参展,推出29个优质招商项目,5个文产项目集中签约……第七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期间,晋中按照市委“156”战略举措,围绕擦亮叫响“怡然见晋中”城市文旅形象,突出晋商故里特色,紧扣“晋商故里·以创新创造铸就文化新辉煌”主题组团参展,向观众全面展示了晋中的历史人文,展示了近年来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新成就,并开展招商推介等配套活动,为促进山西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交上了一份沉甸甸的“晋中答卷”。

以文相交,汇纳百川。五天来,晋中展区人头攒动、交易活跃,据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25日12时,晋中展区现场交易和线上销售总额突破240万元,达成合作意向金额596.9万元。借助文博会这一平台优势,极具地域文化特色的晋中文创产品引起广泛关注。

数字赋能:

科技创新助力文化传播

文化润泽人心、科技点亮未来,文化与科技相生相促。

在晋中展区,迎宾机器人、数字人王维、智能巡检机器狗等科技产品,为传统文化注入了全新活力,展现出晋中文化“守正创新”的独特魅力。

“这是我们首次参加山西文博会,没想到反响这么热烈。”深圳祥臻机器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闫臻兴奋地说。展台上,工业巡检机器狗正在进行高难度动作演示,这款已在香港地铁“上岗”近一年的智能设备,凭借精准的异常识别能力,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赞叹。陪伴型机器人更是成为“抢手货”,展台样机很快售罄,咨询订购的客户络绎不绝。“这些机器人未来将在晋中更多场景落地,成为家乡发展的‘新帮手’。”闫臻表示。

展区另一侧,以唐代诗人王维为原型打造的数字人IP成为当之无愧的“流量担当”。数字人王维身着唐装,儒雅从容,不仅能与观众流畅对话,还能根据语境展现丰富的表情和动作,这种沉浸式的互动体验,让千年诗韵在现代科技中重焕生机。现场观众程晨说:“很喜欢这种体验,让历史文化变得可感可知。”

展区内,科技赋能文化的创新实践令人耳目一新:下棋机器人前,孩子们正与AI展开智慧对弈;通过数字化保护,千年壁画获得新生;生物共振芯片眼镜通过9.34微米生物波技术,带来护眼新体验……这些创新应用,正在重塑文化传承的方式。

“科技为文化插上翅膀,文化为科技注入灵魂。”正如展会所展现的,晋中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这场跨越千年的对话,不仅让文化遗产焕发新生,更勾勒出未来文化发展的无限可能。

融合创新:

传统非遗焕发时代风采

本届文博会晋中展区堪称非遗活化的“宝藏现场”,从“归家”的龙纹琉璃砖到等比放大的太和殿屋脊瑞兽,从国礼级平遥推光漆器到科技赋能的千年壁画,从能亲手制作的线香、剪纸到匠人现场演绎的传统技艺,这里把非遗变成了可触、可感的鲜活体验,展厅现场人流如织,观众流连于文物复现、非遗技艺展示和文创产品集章打卡等区域。

文博会上,晋中非遗正以“破圈”姿态焕新,各类文创产品成了不折不扣的“流量担当”。左权县以泛黄“家书文创”传递红色家国情怀,“亲疙瘩”主题设计将革命歌谣与民俗符号结合,赋予历史记忆温情表达;昔阳景点冰箱贴浓缩石马寺石窟、虎头山风光于方寸之间,成为地域文化的微型旅行指南;寿阳钩织文创以细腻针脚编织挂件与摆件,让乡土风情触手可及……

高校文创展区格外引人注目。山西农业大学、晋中信息学院、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晋六工坊”的学子们,将校园记忆与晋中文化完美融合。晋中信息学院的校园建筑盲盒藏着不同景观,拆开即是惊喜;山西农业大学的木雕灯融入校园建筑元素,钙果酒则展现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创新实践。

现场,介休芝馨昌香房氤氲着百年香气,第十一代传承人马毅现场配伍沉香、檀香等22味香料,观展者现场搓制线香,感受“人文雅香”的千年智慧。篆香制作清香袅袅,木版年画拓印热火朝天,面塑台前彩塑栩栩如生。还有左权小花戏、太谷形意拳等非遗表演每日轮番上演,让观众沉浸式体验晋中文化的独特魅力。

行走在晋中展厅,“文化+”新业态的蓬勃生机扑面而来。“文化+旅游”“文化+创意”等创新模式遍地开花,共同构成了晋中文化产业融合创新发展的生动缩影。在这里,非遗正以创新的姿态走向大众,千年文化在当代焕发出耀眼的光彩。

交流互鉴:

文旅融合释放产业活力

文博会不仅是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见证者,更是参与者,也是文化企业出海的助推者。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合作共赢,赋能发展。在本届文博会上,我市共遴选灵石商业综合体项目、祁县昭馀古城旅游开发综合项目等优质招商项目29个,项目总投资额为111.443923 亿元。并进行了“相约文博会 怡然见晋中”文旅推介活动,向参展观众展示了晋中市“文旅+”“+文旅”九大业态群落、三大主题线路。同时,组织了祁县王维水墨小镇项目、和顺高端县域康养社区项目、太谷晋派建筑文创项目、平遥古城MR数字化沉浸体验项目、左权桐峪1941小镇红色沉浸式体验项目等5个项目进行集中签约,签约金额达6.63亿元。

记者在晋中展区采访时了解到,我市不少参展企业借助文博会的东风,实现了品牌形象提升,开拓了视野,还得到了实实在在的订单实惠,甚至在与省内外客商对接的过程中,实现了“走出去”。

和顺县伴山岩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现场交易掐丝宝石画《三晋揽胜·和顺》36万元;平遥县冠云牛肉线上销售额达58万元,进一步增大了品牌影响力;祁县文创产品《晋在眼前》山西古建手绘本成为“打卡集章”的热门之选,仅24日一天就销售3500余本,吸引了9家景区和文创公司主动联系开展项目合作;介休芝馨昌香房现场交易额10.0973万元,其中富有人文气息、包装精致的《天香落》销售火爆,四天销量超过1200盒;介休唐源古建琉璃制品有限公司现场即售琉璃制品过万元,并与太原钟楼街达成深度合作协议;太谷“米花堂”文玩玉米项目以农业科技创新为核心,深度融合文创设计,打造出玉米转转乐、手把件、玉米花束等特色产品,在本届文博会上深受欢迎,现场交易额达7万余元,达成合作意向金额4万余元。

值得一提的是,昔阳县小露大健康食品有限公司作为本届文博会的首席战略合作伙伴惊艳亮相,销售表现十分亮眼——小露核桃露实现销售额12万余元,并与十余家客户达成签约意向,借助文博会这样的高流量平台,企业品牌影响力和曝光度大幅提升。通过创新的“订单农业”模式,该公司成功带动8000余户农民种植核桃4万亩,实现亩均增收1000元,同时解决当地就业150人,真正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借助文博会的东风,晋中文化企业扬帆远航,在更广阔的舞台上绽放光彩。参展商和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婚俗礼仪传承人郝雁丽说:“文博会为我们搭建了展示、交流、合作的平台,让更多非遗瑰宝走向世界。”

从“文化展示”到“产业变现”,从“本土深耕”到“全省拓展”,与时代同频、与市场共振,我市将以此次文博会为契机,坚定文化自信,深化改革创新,让更多“藏在深闺”的文化瑰宝大放异彩!

记者 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