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5-08-28
图为昔阳县孔氏乡农民正在采收核桃。昔阳融媒供图
秋天的风,吹来了凉爽,带来了丰收。
走进昔阳县孔氏乡周边的核桃基地,一颗颗饱满的青皮核桃挂满枝头,在秋阳的映衬下青翠欲滴。
孔氏乡有5万亩“昔阳香核桃”种植基地,在原始森林环抱的天然氧吧中,颗颗核桃汲取着龙岩山清冽的泉水滋养,孕育出了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优质核桃。
在刚刚结束的山西省第七届文博会上,昔阳县展区的“C位”陈列着核桃露、烤核桃、核桃油,与压饼、小米、酸菜、陈醋等农产好物,以及布老虎、崖柏、剪纸等文化瑰宝携手亮相,共同讲述昔阳县“以农为基、以文为魂、以旅为桥”的融合发展故事。
经过深加工的核桃产品,包装精致、种类丰富,吸引了许多市民游客围观驻足。
近年来,昔阳县以提质增效为核心,全力构建全产业链体系,推进品种优化、渠道拓展、精深加工,引导农户嫁接优良品种,提升核桃品质。依托山西小露大健康食品有限公司,打造现代化生产基地,开发出有机核桃露、休闲烤核桃等多元产品。
从技术指导、冷链仓储,到营销推广、品牌打造,一条覆盖“种植—冷藏—加工—营销”的完整产业链逐步成熟,推动核桃产业从“卖原料”向“卖产品”“卖品牌”转型升级,成为可带走的“昔阳伴手礼”。
为推动产业升级、带动村民增收,昔阳县以核桃产业为依托,将企业消费需求与农户生产成果对接,通过订单农业模式,直接带动8000余户农民种植4万亩核桃,实现亩均增收1000元,解决当地就业150人,让越来越多村民实现在家门口端稳“核桃饭碗”,让核桃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金果果”。
记者在孔氏乡采访时,不少农户感慨地说:“以前核桃熟了最发愁卖,现在企业到家门口收购,还教我们如何提高核桃品质,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这正是昔阳县核桃产业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的生动写照。
在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昔阳县以核桃等特色产业为依托,精心打造“可观、可玩、可购、可品”的沉浸式旅游体验:春季到孔氏乡赏核桃林新绿,夏季体验小米收割、压饼制作,秋季参与核桃采摘,冬季走进非遗工坊亲手制作布老虎。
游客不仅能品尝现酿老醋、鲜榨核桃油,还能将农民画、崖柏工艺品等文创产品作为旅途纪念,更可入住核桃林旁的特色民宿,深度感受太行乡村的宁静与质朴。
未来,昔阳县将继续深化农文旅融合发展战略,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同时,让10万亩核桃林既是产业林、也是风景线,让每一款农产品、每一件文创品,都成为串联城乡、联通传统与现代的纽带,为这片土地注入更加蓬勃的生机。
本报记者 李文娟 毛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