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晋中>财经

麦浪千重再扬鞭

—— 晋中经济“半年报”亮点解析看农业农村

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5-08-28

秋已至,丰收始。近日,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半年报”出炉。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今年上半年,全市一产增加值总量完成44.6亿元、增速5.5%,分别排全省第三、第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上半年完成12108元,增速5.1%,高于GDP增速0.9个百分点。全市农业农村发展呈现底盘稳、动能强、成色足的态势。

翻开这份“半年报”,处处可见突破与惊喜。

学用“千万工程”经验的实践里,藏着乡村蝶变的密码:我市《建好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和美乡村》作为全省唯一入选农业农村部学用“千万工程”经验典型案例;

小麦单产刷新纪录:太谷区小麦高产攻关取得重大突破,经省级专家组实测,胡村镇沙沟村“晋作84”小麦新品种亩产达807.03公斤,刷新了山西中部地区历史纪录;

成功申报一批国字号项目:祁县东观镇成功申报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寿阳县成功申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

今年以来,我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农村工作会议部署,紧扣市委“156”战略举措,统一思想、狠抓落实,清单化推进,节点化调度,在学用“千万工程”经验、粮食单产、农业产业等重点领域呈现新亮点、取得新进展。

春末夏初,介休市的农田里,农户们抢抓农时,在农技人员指导下,操作着搭载北斗导航的播种机,精准地在田垄间播下玉米种子。“以前播种全凭经验,疏密不均,现在靠这高科技,出苗率能超95%!”一位农户兴奋地说。这一幕,正是晋中上半年农业稳产保供、特色发展的生动缩影。

在粮食生产的“主战场”,我市坚决扛起粮食安全党政同责——

378.92万亩播种面积、31.07亿斤产量任务,层层分解到村、户、田。面对春季旱情,市县两级联动拧成一股绳:调度水源“解渴”,农技人员手把手教抗旱,最大限度减轻旱情影响,确保农业生产顺利进行。截至目前,全年粮食播种面积任务394.77万亩,完成率104.2%。2025年度小麦收获面积9.86万亩,单产351公斤,总产3.46万吨,交出单产总产双增长的亮眼成绩。

“菜篮子”拎得更稳更丰——

走进和顺县义兴镇曲里村蔬菜大棚种植基地,自动滴灌设备正分区作业,为蔬果苗输送水分养分,这是山西农业大学驻村工作队因地制宜实施的滴灌项目。曲里村在山西农业大学的精准帮扶下,大力推广智慧设施农业建设,村里的生产方式从传统的“靠天吃饭”转变为现代的“棚里淘金”,一座座充满希望的大棚成为农民群众致富的“金钥匙”。

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全市蔬菜播种面积31.69万亩、产量45.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0.31%、6.49%;肉蛋奶总产量41.97万吨,同比增长9.2%;水产品产量1653吨,同比增长1.7%;新发展中药材1120余亩,新建、改造果园2500亩,水果产量0.706万吨。

巩固衔接工作扎实推进——

在榆社县鱼头村,太原铁路局驻村工作队创新“党建+消费帮扶”模式,通过“以购代捐”“直播带货”等方式,助销14万斤鲜杏,销售额达43.4万元,解决农产品滞销难题。

全市采取“面上靠宣传、点上靠研判、线上靠比对、线下靠支部”办法,新识别监测对象216户530人,落实帮扶措施646条,推动“两类群体”消除风险1097户2334人,全市监测对象风险消除占比达到74.1%,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13.6亿元四级衔接资金投向961个项目,均已开工;实施“四个一批”产业帮扶项目1660个,投资25.53亿元,带动脱贫人口20.57万人次。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9.69万人,超进度完成年度目标 。

“特”“优”农业亮点频出——

在祁县、昔阳、寿阳,20万亩玉米有机旱作集成应用推广,“深松密植+”“‘一免五增’艺机一体化+”等技术让水肥高效利用;在介休、祁县、太谷推广种植“一年两作、两年三作”复种轮作模式3.97万亩,试验示范650亩,为土地增效探索新路。农产品加工持续发力,截至6月底,全市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营业收入完成 167.5亿元,增速11%;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产值完成167.4亿元,同比增长6.2%。

学用“千万工程”经验纵深推进——

上半年,全市学用“千万工程”经验共谋划各类项目974个,总投资106.18亿元,其中471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完成投资24.7亿元;146个重点村开展“三线”整治,15个村已完成整治率先“焕新颜”;对80余款涉农金融产品梳理推介,新增涉农贷款62.58亿元,农业保险为8.5万农户撑起“防护伞”……学用“千万工程”经验的深入推进,让乡村环境更优、发展后劲更足。

这些跃动的数字与鲜活的案例,是晋中乡村从“颜值”到“气质”全面提升的最佳注脚。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提交的,不仅是一份彰显“稳”的答卷,更是一张擘画“进”的蓝图。

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接下来近半年时间,目标已然清晰:奋力实现全年一产增加值完成157亿元、增速达到5.5%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跑赢GDP增速。

“下半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将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重点抓好粮食安全和稳产保供、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等工作,推动农业农村工作在高质量发展中勇当排头兵、争创新位次。” 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段燕瑞的话语坚定有力。

秋意渐浓,新的耕耘已经开始。这片田野上,有更美的乡村,有更甜的日子,晋中正以更坚实的脚步,在太行山下、汾水之畔继续书写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时代新篇。

本报记者 张子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