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晚报时间:2025-09-01
■编前话
如何在广袤的田野乡村勾勒出壮美的发展图景?寿阳县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牵引,立足县情、深耕乡土,在打好底子、找准路径上下功夫,以久久为功的实干破题,走出一条全域提升的乡村发展路径。
看面子更要看里子。从拆违治乱到生态提质,两年间,寿阳县163个行政村全部完成环境整治并建立长效保洁机制,成功打造104个森林乡村、12个水美乡村、15个文旅乡村。从“三治三建三评”到“三制三建三评”的迭代升级,乡村实现从“脏、乱、差”到“洁、净、美”的蝶变,城乡基础设施差距持续缩小。
找点子更要找路子。寿阳县系统谋划布局打造乡村振兴百里廊带,打破乡镇之间属地界限,通过“燃爆点”打造、绿化景观升级、特色产业培育,百里廊带沿线村真正实现了“百村争鸣”“百村并进”的生动局面,百里廊带逐步建成为景观带、产业带、文化带、增收带。
乡村振兴百里廊带的打造不仅凝结着以民生为重的情怀,更蕴藏着因地制宜的智慧和系统推进的大胆创新。本报记者走进部分“燃爆点”进行实地探访,近距离感受这些村落借百里廊带建设实现环境蝶变、产业升级与群众增收的生动实践。
燃爆点 温家庄乡山底铺村
融旅赋能乡村美 特色绘就产业兴
初秋的寿阳县温家庄乡山底铺村,俨然一幅山水相依、村美人和的现代田园画卷。只见整治后的河道内,清澈的溪流绕村而过,河两岸绿树点缀、花卉摇曳,整洁干净的街道旁,白墙灰瓦的民居错落有致,村民们三三两两坐在村中心公园的休闲长廊下闲话家常,孩子们在广场上奔跑嬉戏……这幅乡村美景,正是山底铺村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融旅发展为路径,全面推进乡村治理和产业振兴的生动实践。
山底铺村位于方山国家森林公园脚下,作为今年寿阳县重点打造的第二条百里精品示范廊带建设的“燃爆点”之一,该村紧紧围绕环境提升与产业发展“双轮驱动”,通过全面升级环境、多元布局产业等方式,全力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持续激活乡村发展动能。
“按照县委、县政府部署,温家庄乡针对山底铺村的资源禀赋和发展情况,坚持一年一个主题,持续提升村庄的整体‘气质’,让山村更美丽、让百姓更幸福。”山底铺村包村干部吴波介绍。
今年以来,山底铺村以“一步一景、移步换景”为目标,通过提升村口景观、打造村中心公园、改造文化活动中心、整修硬化道路、新建200平方米生态停车场、设置智能垃圾分类投放收集屋等,实现村庄环境从干净整洁向美丽宜居的跨越。经过连年整治,如今的山底铺村,山清水秀、景观错落,既保留了乡村原有的田园风貌,又注入了现代生活元素,让村民和游客真正“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乡村振兴,生态是底色,产业是核心。依托方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与旅游资源优势,山底铺村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和返乡人才,因地制宜培育融旅特色产业,创新推出“民宿+采摘+登山”休闲套餐,投资约200万元打造10间高品质休闲民宿,涵盖主体建筑、配套设施及庭院景观,建成后将为游客提供沉浸式乡村生活体验。目前,民宿项目正在紧张建设中。同时,该村引进社会资本300万元,规划建设10亩温室采摘园、5个玻璃温室大棚,重点种植车厘子、大白杏等特色水果,目前大棚主体及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已全面启动,未来将形成集生态采摘、休闲观光、农产品销售于一体的综合示范点,有效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现在,村里路平整、环境好,垃圾天天有人清理,闲下来的时候就去中心公园散散步、吹吹风,特别舒心!”村民要铭士的感慨道出了全村人的心声。环境改善不仅换来村容靓丽,更赢得了百姓认可。
从提升“颜值”到涵养“气质”,山底铺村以寿阳县百里廊带建设为契机,让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正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闫淑娟)
燃爆点 尹灵芝镇阳坡村
生态农旅双驱动 融景融产融生活
有青山,有绿水,如何把青山绿水变成美好生活?乘着寿阳县第二条百里精品示范廊带建设的东风,作为“燃爆点”之一,尹灵芝镇阳坡村再一次打开了新局面。
走进阳坡村,柏油路在青山间延展,两侧绿树成荫、鲜花缀地,改造后的民居白墙黛瓦错落有致,村庄在阳光下晕染着暖色的基调。这个曾获“山西省生态村”“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等多项荣誉的村庄,正以“云起探泉寺、落日栖阳坡”为主题,蹚出一条农文旅融合新画卷。
阳坡村地处尹灵芝镇政府南1公里处,下辖3个村民小组,户籍286户742人,耕地与林地面积超9000亩,过去以种植业为主。近年来,村子锚定“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目标,从基础设施破题:修通15公里水泥路连通5个自然村,在东阳坡建起吃水工程,给全村街道装路灯、布监控,还修补破损道路、完善村级活动场所;为扮靓村容,村民们一起在村口街道植树200亩共1万株,栽下100株风景树,铺就3000平方米绿化草坪,连河道都经过精心治理,曾经的普通村落,渐渐成了“推窗见绿、出门见景”的生态村。
“打好底子,做好面子,我们还要走好路子。”阳坡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主任张雪松介绍,今年,借着县里乡村振兴百里廊带建设契机,阳坡村聚焦“燃爆点”打造,全村人心里只有一个目标——把生态优势转化为文旅资源。如今,村里正在同步推进立面整治、游园建设、乡村驿站打造,未来将建成集亲子游玩、休闲观光、采摘垂钓、烧烤打卡于一体的文旅综合体。
记者走进正在完善的主题游园,儿童游乐设施已初见雏形,旁边的乡村驿站里,桌椅摆放整齐,这里将为游客提供休憩服务;不远处的两个鱼塘波光粼粼,既是村民休闲的好去处,也将成为游客垂钓打卡的亮点。“以后游客来,白天能摘果子、钓鱼,傍晚坐在草坪上看阳坡落日,晚上还能烧烤,多惬意!”村民张美娟望着建设中的场地,眼里满是期待。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根基。阳坡村在美化环境、打造文旅设施的同时,还投入455万元建起矿泉水加工厂和玉米仓储烘干厂。“矿泉水加工厂用的是村里的优质水源,玉米仓储烘干厂能帮周边农户解决粮食储存难题,两个厂不仅能给村集体增收,还能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张雪松说,现在已有不少村民在厂里务工,每月能多挣数千元,“生态好了,游客会来;产业稳了,村民能富,这才是可持续发展。”
从修缮村级卫生所保障民生,到培育“赏落日美景、享亲子时光”文旅品牌;从单一种植业,到“生态观光+农事体验+产业增收”多元模式,阳坡村的变化看得见、摸得着。如今,漫步村里,既能看到老人在游园里下棋、聊天,也能遇见工人在文旅设施旁忙碌,偶尔还有周边游客慕名来打卡拍照。
“接下来,我们要在管护运营上下功夫,把建设成果留下来,把乡村文旅产业发展好。”张雪松的话语里,满是对阳坡村未来的信心——这座被绿水青山环绕的村庄,正以农文旅融合为笔,继续书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史俊杰)
燃爆点 松塔镇上龙泉村梨元小组
山水康养织锦绣 静谧村落绽芳华
盛夏之时,当城市气温已超30℃,这里却只有23℃左右。群山环抱,龙泉河碧波轻漾,清爽的风裹挟着草木清香,17℃的年平均气温,78%以上森林覆盖率,地处寿阳、平定、昔阳三县交界处的寿阳县松塔镇上龙泉村梨元小组,已然成为人们心中的避暑胜地。
梨元原名“梨峪”,当寿阳县第二条百里精品示范廊带建设的东风吹来,隐藏在深山之中的梨元小组以“燃爆点”之姿,蝶变为“山水田居一体、农文旅康融合”的乡村振兴新样板。
梨元小组行政区域总面积16平方公里,现有户籍人口57户160人,常住人口25户45人,耕地面积422.4亩。过去,这里以玉米种植为主导,养牛产业是村民增收的重要补充——全村现有5户养牛户、210头牛,还有一座肉牛养殖场,乡土气息里藏着质朴的生机。
而今,作为2025年百里精品示范廊带建设沿线“燃爆点”及松塔镇重点项目,梨元小组迎来了8000万元投资的发展契机,一幅“一带四区”的发展蓝图正徐徐展开。
走进梨元,康养度假集中区“泰和山庄”率先映入眼帘。这座依山傍水的建筑总面积1300平方米,35套客房藏着中式雅韵——圆拱形房顶透着山西窑洞特色,部分客房内“炕”造型的榻榻米满是农家暖意,餐饮娱乐、特产超市等配套一应俱全,恰如“开门即见山,闭门享清闲”的诗意写照。
沿着龙泉河漫步,项目建设的热潮里,“六区”的雏形已现。沐云雅集民宿区将15间民宿嵌入村民生活区,未来游客可沉浸式体验乡村静谧;五行养生区的太极广场、八卦药园独具特色,五条路连接着由蒙古包改造的五个养生馆,建成后可提供养生药膳、药浴水疗等服务;森呼吸登山步道区的650米栈道正在推进,中途将设玻璃观景台,预计10月中下旬完工后,夜间镭射灯还会向山体投射多彩动画;星空栖野露营区将以木栈道搭配休闲座椅,设户外烧烤台与露天影院,未来还会建亲水平台,供游客捞鱼戏水;花海婚纱摄影区则四季有景,春有油菜花与绿麦田,夏有金麦田、薰衣草与向日葵,秋有荞麦花、金谷子与红高粱,兼具观赏与经济价值,全面构建集生态、文旅、康养于一体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让生态优势真正转化为发展动能。
“这个项目不仅能让村子变美,还能让我们的腰包鼓起来!”村民们望着建设中的场地满是期待。生态上,龙泉河流域修复、梯田水土保持等工程将筑牢“山—水—林—田”立体屏障;经济上,近郊游、康养体验等业态将带动农产品加工、民宿运营全链条增收;社会层面,民宿改造、中草药种植等能提供大量本地岗位,通过“合作社+农户”机制,村民人均年收入预计增长30%至40%。
如今的梨元,既有群山环抱的静谧,也有项目建设的活力。寿阳县松塔镇党委副书记李建军表示,下一步,梨元小组将持续提升人居环境,推动农旅融合项目落地,让“燃爆点”的辐射效应充分释放。相信不久的将来,当游客沿着木栈道走进梨元,既能登山观景、养生休闲,也能体验民宿风情、参与文化活动,而村民们则能在家门口就业增收,让这座深山里的村落,成为寿阳县百里廊带上一颗亮眼的“明珠”。(史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