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天下>山西

(新华社客户端)山西阳泉:“1+N+X”人才政策体系精准浇灌发展沃土

来源:新华社时间:2025-09-10

近年来,山西省阳泉市立足转型发展实际,创新构建“1+N+X”人才政策体系,推动人才政策实现从“广覆盖”到“精聚焦”的战略转型。该政策体系聚焦装备制造、数字经济、教育医疗等重点领域需求,通过精准化、多元化的政策供给,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1+N+X”体系构建了覆盖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全链条的政策框架。“1”是全市人才工作的“总纲领”——《关于加强新时代人才培养引进工作的若干措施(试行)》;“N”是指市级人才专项工作政策办法,构建起人才政策的“四梁八柱”;“X”则聚焦各行业、县区特色需求,形成直达基层、惠及企业的“政策矩阵”。

企业人才政策 真金白银激活产业引擎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产业是人才的舞台。阳泉市针对企业反映的高层次人才短缺、实用型技术骨干不足等问题,推出《重点产业领域急需紧缺人才队伍建设专项支持措施》,被企业亲切称为“助企十条”。该政策精准锚定“2+4+N”现代产业体系和“333”产业集群,以力度空前的补贴破除引才育才壁垒。

“双一流”高校博士扎根阳泉企业,5年内可累计获得30万元生活补贴,购房更享最高20万元支持;即便是大专学历、中级职称和技师人才,也能获得3.8万元至7万元的生活补贴和购房补贴。创新性“灵活引才”机制为社保在外地但全职服务阳泉企业的高层次人才提供每年1万至2万元专项补贴,单个企业年支持可达20万元,有效破解了总部经济与研发飞地的人才困境。

政策既“引凤”也“筑巢”。通过校企合作“订单班”,企业每年可获5万元“奖学金”补助培育定制化人才;在职职工提升学历、职称或技能等级,最高可获10万元成长奖励。人才安居方面,市县两级人才公寓提供3年过渡保障,配套的“六个一”人才服务工程(服务窗口、服务热线、“泉才卡”、服务联盟、服务专员队伍、“泉才办”数字化人才服务平台),更将落户、交通等“关键小事”办成暖心实事。

数字经济 抢占未来赛道的先锋支持

今年初,由市委人才办与市数据局联合印发的《阳泉市数字人才发展专项支持措施(试行)》,以五条精准政策直击创新痛点:经认定的数字经济企业自动纳入市级核心人才政策覆盖网;研发人才凭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技术实现首次产业化或完成数据要素市场首单交易,团队最高可获10万元奖励;数字化转型服务平台产出重大成果,给予10万元激励;开发出入选国家、省级典型案例的数字新场景,分别奖励10万元和5万元;国家级数字技能竞赛中获奖的,可获3万元到15万元不等的奖励。这套组合拳聚焦“从0到1”的突破,为阳泉布局新质生产力埋下了关键种子。

教育医疗 破解民生领域人才困局

在关乎城市温度的民生领域,政策同样精准发力。教育领域以精师强教为导向,面向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引进人才,通过编制“周转池”保障引进,为“双一流”师范生提供14万元到50万元不等的专项补贴,并配套人才公寓。同时,通过“名师工作室”“名校长工作室”建设和优秀教师返聘机制,不断延续教学薪火,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更多学生。

在医疗领域,阳泉市聚焦医疗人才队伍建设难题精准发力:为“双一流”医学博士提供50万元专项补贴,同时,设立20万元专项经费链接晋籍泉籍在外名医,通过学科帮带共建(每团队每年支持20万元)、外聘专家工作室(最高奖励20万元)等柔性机制补强技术短板。对填补市域空白的“首例医疗技术”团队重奖20万元,极大激发了临床创新活力。返聘优秀退休医生开展“师带徒”,让老专家的临床经验得以传承,更好地服务市民。

如今,阳泉人才政策正从“纸上”落到“地上”。通过推行“人才服务六个一”工程,从专属服务窗口到“泉才办”数字化人才服务平台,从交通出行到文旅休闲,全方位解决人才后顾之忧,切实提升了政策落地的服务效能。阳泉正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胸怀,汇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一座充满活力、人才引领的转型之城正迈出坚实步伐。(任文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