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晋中>要闻

从田间到心头 让“土味”变“潮味

—— 我市以税赋能助力农产品全链条健康发展

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5-09-13

本报记者 郭 娟

在太谷区范村镇闫村,蔬菜批发市场常年驻扎着来自全国各地的经纪人,他们源源不断地把新鲜的 “闫村蔬菜” 分拣、包装、运输、销售到全国各地。​

“我们村从事设施蔬菜生产的户数占总户数的 70%。全村现在共有日光温室 400 个、拱棚 450 个。村里能有现在的经营规模,离不开税务部门的优质服务,工作人员不仅针对蔬菜种植、销售等环节,帮助农户梳理自产自销免税、涉农小微企业税费减免等政策‘明白卡’,还帮助收购企业和种植农户算清‘优惠账’,相信在税费优惠政策的扶持下,我们的设施农业会再上一个台阶。” 闫村村委会主任成小五说。​

闫村蔬菜产业的稳健发展,以及村民口中实打实的 “税务获得感”,是我市税务部门围绕农产品全链条健康发展精准施策的生动注脚。今年以来,国家税务总局晋中市税务局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以 “便民办税春风行动” 为抓手,紧扣农业产业发展需求,针对不同涉农主体的差异化需求,精准落实税费优惠政策、优化升级纳税服务,将服务的触角延伸至产业发展的全链条各环节,为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 “健康之路” 注入了强劲 “税动力”。​

如今在闫村,越来越多的农民依靠发展设施蔬菜产业走上了致富路,他们不仅用勤劳的双手丰富着群众的 “菜篮子”,更实实在在鼓起了自己的 “钱袋子”。“乡村发展有需要,我们税务部门也应当有担当。通过持续优化惠农助农办税服务,让广大纳税人感受到税务温度,助力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国家税务总局晋中市太谷区税务局青年税务志愿者杨青儿说道。

这种全链条、精准化的涉税服务,不仅覆盖了像闫村这样的农产品种植端,更延伸到了农产品加工领域,山西亨和食品有限公司便是其中的受益企业。​

走进企业生产车间,工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有条不紊地忙碌着,枣夹核桃、冻干脆枣等红枣健康零食正源源不断地从生产线输出。“公司成立以来,先后建设了 3000 吨立体冷库,购入自动化、智能化机器设备,建立了全自动化红枣加工生产线,从清洗、烘干、灭菌到分选、包装,全部实现‘工厂化、规模化、标准化、自动化’操控。产业的升级离不开资金支持,我们享受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多项优惠政策,更有底气把企业做大做强。” 该企业财务负责人牛江勇说道。 考虑到山西亨和食品有限公司这类涉农加工企业在 “工厂化、规模化” 发展中对合规管理的迫切需求,我市税务部门精准对接其生产经营特点,从生产材料采购、生产记录管理、销售发票开具到财务核算规范予以精准帮扶,形成全链条合规标准。同时,组建的 “税费专家团队” 还通过上门辅导的方式,帮助企业逐项完善合规台账,规范发票管理、成本核算等涉税环节。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有效提升了企业的合规经营能力,更为企业持续投入自动化升级、扩大生产规模提供了有力保障。​

事实上,我市税务部门对农产品全链条的服务,不仅聚焦种植与加工环节,更在流通环节下足功夫 —— 通过打造服务 “快车” 畅通市场,全力保障农产品新鲜直达消费者手中。

眼下正值红梅杏收获时节,在榆社县河峪乡的红梅杏种植园,一颗颗红彤彤的梅杏挂满枝头,果农们忙着采摘、分拣、装箱,慕名前来的游客竞相品尝、采摘、购买。​

为助力乡村产业发展 ,国家税务总局榆社县税务局立足产业特点,梳理归集农产品自产自销免税、小微企业税费减免等助农惠企政策,主动联系农户、合作社开展 “一户一策” 精准辅导,确保政策红利应享尽享,为榆社红梅杏从枝头到餐桌的 “新鲜之旅” 提供强力护航。​

为畅通红梅杏销路,国家税务总局榆社县税务局聚焦梅杏鲜果收购、网络平台销售等环节,针对性提供便捷的发票代开、电子发票应用、税收政策辅导等全流程服务,有效解决线上交易涉税问题。同时,针对梅杏因季节性集中上市带来的销售难、开票难问题,通过预约办税、远程帮办等举措快速处理涉税业务,并积极辅导种植户利用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助力新鲜红梅杏更高效、快速直达消费者。​

“税务部门工作人员手把手教我们如何开具电子发票,省时省力更省心。” 红梅杏种植户老梁表示,税收优惠政策帮他节省了成本,让他更有信心扩大种植规模。​

税收为农产品健康发展注入的 “活水”,既守护着百姓 “舌尖上的安心” 与 “餐桌上的烟火气”,更以政策红利夯实农业发展根基,以精准服务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如今,税惠的 “春雨” 仍在持续滋润着希望的田野,为充盈城乡 “健康菜篮”、绘就乡村振兴图景,源源不断贡献着税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