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5-10-16
桐峪1941小镇。通讯员 邢兰富 摄
深秋的左权,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轻柔地洒落在桐峪1941小镇的青石板路上,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与蓬勃生机的小镇,从沉睡中慢慢苏醒,迎接新一天的美好。
10月11日一大早,桐滩村村民郝旭芳就来到培训基地,仔细地擦拭着每一张桌椅,精心准备果盘,满怀期待迎接即将到来的游客。
“现在可方便啦,在家门口就能上班,一个月能挣2000多元,还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挣钱、生活两不误。”郝旭芳笑嘻嘻地说,话语里满是对生活的满足。
在桐峪1941小镇纵街项目现场,搅拌机发出阵阵轰鸣声,工人们正全神贯注地做着最后施工,每一个动作都透露出对工作的认真与执着。
这座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特色小镇,宛如一个时光宝盒,不仅生动再现了抗战时期的历史场景,让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触手可及,更成为了当地百姓增收致富的强劲引擎,为老区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改变。
“老区人民从来都不怕吃苦,就像当年全力支援八路军一样,我们一定要在党的领导下,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出幸福的好日子!”村民刘春桃刚从《桐峪保卫战》的演出舞台上下来,还未来得及卸下身上的妆容,就又脚步匆匆地赶往横街的饭店,准备开始新的工作。
刘春桃,这位桐滩村的文艺骨干,如今拥有了两重令人羡慕的身份:演员和服务员。既能在舞台上用精彩的表演展现红色文化的魅力,又能在饭店里用热情的服务迎接八方来客。每个月的收入比往年外出打工时多了不少。
自今年1月桐峪1941小镇正式运营以来,像郝旭芳和刘春桃这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的村民已有近百人。他们如同繁星散布在小镇的各个角落,发挥着各自的光和热。有的村民参与到沉浸式剧目演出中,用生动的表演带领游客穿越时空,感受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有的村民经营着特色店铺,将当地的传统文化和美食展现给游客;还有的村民在民宿里做服务员,用贴心的服务让游客感受到家的温暖。
如今,横街上的20多家店铺已陆续开业,形成了吃、住、行、游、购、娱的完整业态。游客在这里可以品尝到地道的左权美食,购买到独具特色的手工艺品,入住充满红色文化氛围的民宿,全方位体验小镇的魅力。
更让人欣喜的是,50余处回迁安置房被巧妙地改造成特色民宿,由第三方统一管理经营,与中国北方国际写生基地、桐峪1941博物馆等业态深度融合。村民在家门口就吃上了“旅游饭”,土特产、手工制品等新业态不断涌现,为小镇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据悉,待纵街项目完工后,将与横街形成联动运营格局。届时,游客可以参与到更多元化的互动体验中,感受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村民也将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生活将变得更加美好。这座以1941年历史风貌为基础精心打造的红色文旅景区,正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传承红色基因、带动乡村振兴的生动典范。
夜幕降临,小镇渐渐归于宁静,但老区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脚步从未停歇。他们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在左权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继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幸福篇章。
记者 刘佳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