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晚报时间:2025-10-17
高校是青年女性成长成才的关键阶段,今年以来,市妇联聚焦加强高校女性思想政治引领,围绕“市校巾帼齐联动 共建共享凝合力”主题,通过实施“头雁计划”,选树各行业、各领域妇女先进典型,组建“妇联执委+专家团队+优秀典型”宣讲进高校队伍,成员105人,采取项目化管理、清单式推进的方式,以创业就业、婚育文化、身心健康、家庭教育、权益保障、传统文化、法治安全为主要内容,积极推进宣传进高校活动,着力打造凝聚高校女性思想共识、服务成长成才、融入晋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引导广大女师生争做伟大事业的建设者、文明风尚的倡导者、敢于追梦的奋斗者。
市妇联坚持将思想政治引领贯穿宣讲活动全过程,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进高校宣讲活动的“纲”和“魂”,在宣讲主题设定、人员选拔、内容审核等环节严格把关,确保宣讲活动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切实增强高校女师生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创新宣讲形式,提升互动体验,确保宣讲有吸引力。市妇联通过构建“点单精准触达、互动深度激活、交叉融合赋能”的三维宣讲体系,推动宣讲进高校活动“声”入人心。点单式宣讲,精准对接需求,变“我讲你听”为“你需我讲”。发挥市校共建包联制度优势,摸排高校女师生在思想成长、学业发展、职业规划、身心健康、权益保障等方面的个性化、阶段性需求,为高校提供宣讲“主题库”,从“我讲你听”的单向灌输转变为“你点我讲”的双向互动,实现宣讲精准高效。截至目前,为9所高校提供了点单式宣讲,覆盖学生2200余人。聆听讲座的师生表示,“宣讲内容真正戳中了我们的困惑点,像是量身定制的思想营养餐。”互动式宣讲,营造轻松氛围,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共创”。运用情景模拟、艺术表达、深度对话等多元载体,营造平等开放、轻松愉悦的“思想交流场”,让女师生在沉浸体验与观点碰撞中深化认知。市妇联联合介休市妇联邀请张兰镇法律服务所主任范红云走进山西同文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宣讲+实操+模拟”形式,与大学生模拟角色、互动问答,宣讲课堂“低头族”大幅减少,主动提问、分享意愿显著增强。聆听宣讲的学生表示,“原来思政课可以这么有趣,在演、辩、读中自己‘悟’出的道理,印象特别深。”交叉式宣讲,整合优势资源,变“单兵作战”为“协同共赢”。采取“走进去”和“请出来”相结合的方式,将高校优秀教师吸纳进“巾帼宣讲小分队”,通过开展博士大讲堂、家庭教育服务、爱心妈妈关爱等活动,资源整合使宣讲内容更权威丰富、形式更多元立体、影响更广泛持久,实现了内容、人才、渠道的效能倍增,达到思想引领与服务发展的“双赢”。今年以来,市妇联邀请高校教师参加博士大讲堂等各类宣讲11次,覆盖受众3500人。
聚焦师生关切,丰富内容供给,确保宣讲服务精准。市妇联围绕高校女师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重点打造三大内容板块,使宣讲内容更有针对性、实用性。聚焦创业就业赋能,市妇联通过讲好妇女创业就业故事,引领高校女性投身创业就业,创造精彩人生。4至6月毕业季前,组织10名创业就业类妇女典型代表,结合自身成长经历,以通俗的语言、生动的事例,为6所驻市高校1200余名女大学生讲解创业知识、理清创业思路,与她们交流创业经历,激发她们留晋兴业、共创未来的热情和信心。深耕家庭家教家风,市妇联发挥家教家风基地和家庭教育团队作用,组织8所高校大学生和教师参与社会实践、接受红色教育、传承优良家风。强化维权法治安全,市妇联把驻市高校女师生权益保护纳入全市妇女维权“一站式”服务大盘子,积极开展妇女权益保障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宣传和维权服务。
记者 路丽华
通讯员 丁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