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广网客户端时间:2025-10-31
金秋时节,在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大寨村的杂粮旱作示范试验田里,经过精准调试的联合收割机正高效作业。这片由科研机构联合打造的试验田,对谷子、高粱新品种开展区域适应性与丰产性的集中“考核”,描绘出一幅科技引领的现代旱作丰收图景。

经过精准调试的联合收割机正高效作业(昔阳融媒供图)
据了解,此次试验田由农业部门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山西农业大学后稷实验室等五家国内顶尖育种单位共同打造,聚焦太行山区旱作农业特点,试验田共精选了15个谷子品种和13种高粱新品种集中试种。这些品种经过前期实验室培育与小范围试种,在抗旱性、抗病性、耐贫瘠等方面均展现出潜在优势,此次集中试种,旨在通过区域适应性鉴定,筛选出最适合太行山区及同类旱作区域推广的“优等生”。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谷子研究室副主任、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太原综合试验站站长赵凯说:“我们这些品种已经初步具备了对传统老品种的不抗病、不抗倒、不利于田间轻简化作业育种方面的一些不良性能去除,现在通过田间杂交,南繁北育,还有我们实验室的一些基因定位,充分地把谷子导入了抗除草剂的这个基因,适宜这个田间轻简化生产,而且株高也明显降低,适合机耕,机收,整个谷子的品质,经过我们多代选育,适合机械化,适合轻简化管理,符合现代农业的需求,通过这样把谷子再一次恢复了在这些丘陵山坡边际土地的种植,得到比种玉米更好的收益,保证我们中国粮食的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里。”

收割高粱(昔阳融媒供图)
昔阳县作为太行山区旱作农业的典型代表,近年来始终坚持以农业科技为支撑,聚焦谷子等特色作物育种与推广,持续提升旱作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此次新品种的集中试验与测产,不仅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实践,更通过机械化作业的标准化应用,为同类旱作区域的作物育种与产业发展提供了“科技+农机”的融合示范。据了解,通过测产结果入选的“谷子优等生”将在后续开展小范围推广示范,逐步走向更多旱作农田,为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注入新动能。(来源:昔阳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