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晚报时间:2025-11-03

刘晓旭
在人生的岔路口,总有一些选择如星辰般,为我们照亮一段为之奋斗的长路。2018年,怀着对党的理论事业的热忱与憧憬,刘晓旭开启了她在晋中市“同心圆”宣讲团的宣讲生涯。从第一场宣讲的青涩到如今的成熟从容,这一路走来,是她与党的创新理论同频共振的七年,更是一次深层次的精神洗礼和初心淬炼。
在理论沃土中深耕笃行
党的创新理论是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思想旗帜和行动指南。初入晋中市“同心圆”宣讲团,她铭记自己的双重身份:她代表着自己,宣讲是个人素质的体现;她更代表着讲师团的形象,要展现出晋中理论工作者的专业素养。为不负使命,在前辈的带领下,她系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党的创新理论书籍,在原著中汲取理论滋养;她潜心学习党史,甚至在餐桌上也不忘向前辈请教;她跟随宣讲团深入基层,快速了解各地历史故事和文化特色,积累了丰富素材。
2019年6月,她开始了外出宣讲的“第一课”。一个半小时的宣讲虽有不足,但大家的肯定让她更加坚定了从事理论宣讲工作的信念——只有扎根理论沃土,深学细悟党的创新理论,才能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站稳脚跟。
在宣讲实践中淬炼真功
七年来,只要有宣讲邀请,刘晓旭总是积极奔赴,企业、农村、社区……近百场宣讲活动让她迅速成长,也对理论宣讲工作形成了自己的见解和方法体系。
她认为,一场理想的理论宣讲,必然是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有热度的。理论宣讲要有高度。基层宣讲的使命在于引领思想、凝聚人心,因此,她坚持多读、多走、多悟,从现象深入本质,把道理讲透、讲活,直抵人心;理论宣讲要有温度。宣讲必须是发自内心的热爱与真诚。在一次进社区宣讲中,她从一户户的灯火讲到万家灯火的祥和,社区居民频频点头。这样的宣讲,不是灌输,是点亮;理论宣讲要有热度。她关注时代热点、身边冷暖,从邻里和谐到就业就医,从教育公平到乡村振兴,她从具体事切入,把为人处世、家国情怀的道理,讲得贴切自然。
在她看来,理论宣讲不是单向传递,而是心与心的对话。她愿做那个点燃思想、温暖人心的点灯人,在基层的土壤里,种下信念,静待花开。
在新岗位上续写华章
如今,她将理论宣讲中积累的经验投入“学习强国”晋中学习平台工作中,从宣讲到宣传,这一新机遇让她收获颇丰。在平台内容建设上,她坚持对文字的精益求精;在团队协作中,她注重相互支持与配合。在晋中这片红色土地上,她从太行精神中汲取营养。所有这些,都进一步坚定了她的初心。七年的宣讲生涯,是成长与淬炼,更是对初心与使命的践行。展望未来,她将继续保持赤子之心,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为党的创新理论传播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