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天下>山西

数据赋能老牧场 山西牛产业“犇”出新账本

来源:人民网时间:2025-11-04

“数据代替经验”——山西今年启动的“牛产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让老牧场变了模样。近日,在山西阳高、怀仁、沁水三地,同一栏牛,喂法不同,效益天差地别:奶牛年均多产奶420公斤,肉牛月增重提高4.8公斤。全省30个试验基地累计示范1.83万头,带动2.9万头,实现节本增效3000余万元。

“过去靠手感,现在算法说了算。”大同市云州区嘉隆养殖场负责人高文兵点开手机界面,470头肉牛的日增重、料肉比实时跳动。系统上线半年,料肉比降低0.12(kg/kg),月增重提高4.8公斤,每头牛多赚1250元。

同样的变化发生在沁水县万利牛拓牧场。牧场负责人刘伟把“高效双层包被增重添加剂”拌入日粮,206头肉牛平均月增重从41.4公斤升至46.2公斤。“用了添加剂,一年多赚65万元。”刘伟说,周边5个村主动要求复制模式。

山西省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山西农业大学教授刘强介绍,项目采取“1+3+3”协同机制:1个标准化基地做样板,省专家团、市推广中心、县服务队三级联动,技术包、培训包、服务包同步下沉。山西农业大学、省畜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等30家单位组成“技术首席+推广首席”双首席团队,统一编制《牧场标准化生产管理操作手册》,把配方软件、添加剂剂量、数据采集方法做成“傻瓜式”模板,确保“谁学谁会、谁用谁赚”。

同时,专家组对30个基地进行全程跟踪测产。“精准饲喂降本、添加剂应用增效、牧场生产管理集成”三项技术集成应用后,奶牛平均单产提高5.8%,年增加产奶量420公斤以上,每公斤奶成本降低0.15元,每头奶牛年增收近千元;肉牛月增重增加4.4公斤,育肥周期缩短20天,每头肉牛多赚1200元以上;示范牧场饲料浪费率下降5.7%,用工成本降低8.6%,生产管理效率提升17.3%。

“按当前推广速度,明年可覆盖奶牛1.5万头、肉牛3.5万头,带动农户增收6000万元以上。”刘强说。(张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