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晋中>财经

以科技之“进” 拓发展之“稳”

——我市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

来源:晋中晚报时间:2025-11-07

光伏产品

光存储智能化厂房

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更是撬动未来的“最大增量”。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重要论述在全市各行各业引发热烈反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这股力量正在晋中大地激荡起澎湃动能。

回首“十四五”,市委、市政府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让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前瞻布局 抢占发展“智”高点

一张薄薄的蓝光光盘,不仅容量巨大,还在防划、防潮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存储寿命可达百年,能耗却只是硬盘的1/10。

这就是我市新质生产力的生动代表——光存储产业。

近年来,我市敏锐捕捉产业变革机遇,把发展光存储产业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多维度精准发力,搭平台、引项目、育企业、建生态,以政策支持企业、以服务方便企业,全力开拓产业发展新赛道。

从项目落地时的“全程代办”,到要素保障上的“雪中送炭”,再到产业升级时的“筑巢引凤”,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一线,倾听企业诉求、破解发展难题,为产业腾飞注入强劲动力。

通过持续延链补链强链,我市全力推动山西光存信息产业园一期项目投产、二期项目布局,服务保障山西龙湖精密电子产业基地投产。从产业蓝图上的规划,到日渐成势的实景,光存储产业正从初绽的嫩芽,成长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参天大树。

“全会提出,要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我们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山西光存信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峥表示,“目前,公司已实现集研发、生产、运营于一体的光存储产业链全要素发展格局,未来,将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深化产学研合作,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

抢抓机遇 竞逐发展“新赛道”

走进晋能光伏技术有限责任公司TOPCon智能制造车间,8条智能生产线高效运转,186台AGV智能小车穿梭其间,负责物料的精准供料与转运。

机械臂将物料从小车上抬起,放入相应的生产线,经过制绒、氧化、烧结光注入等16道精密工艺的打磨,一片片电池片“破茧成蝶”,成为一块块高效能的光伏组件。

这里,每0.86秒便有一片光伏电池片顺利下线,智能化生产场景令人惊叹。

作为中国外贸“新三样”之一,光伏产品已成为展现中国制造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崭新名片。“十四五”以来,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光伏企业科技创新,推动以光伏发电站、光伏玻璃为代表的光伏产业链在我市落地延伸,助推绿色新能源推广运用和产业升级。

作为“链主”企业,晋能光伏积极扛起改革大旗,以技术创新带动产业进步,将先进的光伏制造技术推向世界。如今,其产品已出口至全球53个国家,构建起广泛的全球销售网络,为客户提供高品质、可靠的光伏产品。

“十五五”时期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成科技强国的关键攻坚期。晋能光伏董事长张洁表示:“技术创新是支撑产业发展的根本。公司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筑牢技术创新根基,聚焦研发能力提升,持续迭代升级产品,进一步拓宽全球目标市场的覆盖范围,跻身全球光伏制造先进行列,全力将其打造成山西转型的新标识、能源革命的新引擎。”

创新驱动 锻造发展“硬实力”

培育新质生产力,离不开“专精特新”企业的强力支撑。我市将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首要任务,推动产业向集群化、高端化迈进。

在山西宇皓新型光学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智能化设备高效运转。企业凭借在光学、微结构等核心技术领域的持续攻关,以及人工智能赋能的全流程自动化生产,成功跻身海关高级认证企业行列,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了鲜活注解。

山西亮宇炭素有限公司引领阴极炭素行业前沿新技术、新产品,目前公司生产的5大类36个炭素系列产品,不仅满足了市场需求,更助力企业成为全球最大的铝用阴极炭素生产基地,展现了“晋中制造”的硬核实力。

创新喜讯接连传来。今年7月,山西辉能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创新成果——辉能真空项目成功投产,该项目凭借业内领先的核心技术,针对性破解能源行业高能耗痛点,为能源行业绿色转型打造了极具推广价值的标杆方案。近日,该公司成功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董事长薛照辉表示:“我们深耕能源科技领域,始终以技术创新为引擎。公司将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继续秉持‘专注创新、精益求精’的发展理念,加大研发投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晋中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创新大潮奔涌,发展正当其时。放眼晋中,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正持续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记者手记

攻克“卡脖子”技术彰显晋中担当

闫淑娟

“十四五”科技创新征程中,晋中在破解“卡脖子”难题的过程中展现了地方担当。一个个技术空白被填补,一项项核心技术被攻克,这份正在被逐项攻克的“卡脖子”问题清单,正是晋中创新能力的生动注脚。

面对外部压力,我们将其转化为扬眉吐气的自信底气。晋中坚持把发展的基点放在自身力量上,在光电存储、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实现了一系列突破。这些成就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唯有自立自强,才能赢得战略主动;唯有自主创新,才能把握发展命运。

解决“卡脖子”问题,为晋中开辟了产业新赛道,拓展了发展新空间。从受制于人到自主可控,技术的突破不仅降低了成本,更推动我市在多个领域实现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跨越。

尤为可贵的是,每一次技术突破,每一个“不可能”变为“一定能”,都在塑造着晋中愈难愈进、愈挫愈勇的城市精神。这种精神正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激励我们在新征程中不断攀登新的科技高峰。

我们期待,晋中将继续以突破“卡脖子”技术为抓手,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在科技自立自强的征程上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

文 / 记者 闫淑娟 图 / 记者 杨洋